至於地利那就更不用說了,有現場的成功案例就在寧衛民的腦子裡,他還用發愁去想哪兒合適嘛。
而且現在的潘家園啊,還荒僻的很呢。
過了左安門,過了腫瘤醫院往東,根本就沒什麼居民。
從二環到三環,除了零星幾個小工廠,一個附近農民用來交易農副產品的自由市場,其他的地方,那都是雜草叢生,坎坷不平的荒地,越靠近三環越是如此。
僅僅只有不多的幾處工地在蓋樓,也都是一些大的企業單位,在給自己的職工蓋家屬樓。
說句不好聽的,在這個1992年才出現的潘家園舊貨市場原址啊,此時就連一點人氣基礎都沒有呢。
甚至連那些最早來到此處的文物販子們,目前都沒發現這裡的好處呢。
所以,這就意味著拿地成本幾乎為零,根本就不用拆遷。
而且在這塊地段,市場想要怎麼發展根本就不受限制。
面對一望無垠的荒草地,和溝溝坎坎的,據說是原先這裡窯廠挖土留下的大坑,想怎麼蓋就怎麼蓋,想怎麼圈就怎麼圈,只要花點錢把地給整平了就行。
於是乎,1988年4月18日這天,當齊彥軍代表寧衛民來潘家園現場圈地確定投資意向的這一天,那叫一個興師動眾。
不但文物局的人來了,旅遊局的人來了,工商局的人來了,公安局的人來了,當地的街道幹部更是如接貴賓,把齊彥軍當成財神爺一樣的接待。
不為別的,就因為對這一片的街道幹部們而言,那真是久旱逢甘霖啊。
就他們轄區裡這麼個專門讓鳥拉屎的地兒,居然也能讓人看上,這不是天上掉餡餅是什麼?
只要這個大市場開了,無疑也就意味著他們苦日子也就結束了。
起碼他們從此不是土得掉渣的城鄉結合部了,而且手裡也能額外有幾個活錢不是嗎?
因此街道胡主任幾乎是點頭哈腰,亦步亦趨,齊彥軍說什麼他都說“是”,儘量滿足對方的一切條件。
而齊彥軍也真是沒讓對方失望,情況瞭解的差不多了,乍一張口就語出驚人。
“胡主任,我也沒別的要求,就是連農貿市場在內,這些空著的地方我們公司都要了。”
“什麼?都要了?齊總。我……我沒聽錯吧?……”
只不過,這齊彥軍也真有點用力過猛了。
只見他雙手一劃拉,把遠處所有的空曠都劃拉在內,胡主任簡直嚇懵了。
甚至還不獨是他,其他人一樣有點找不著北了。
工商局的說,“是啊,這麼大的地方都蓋市場,不可能吧,簡直聞所未聞。”
公安局的也說,“要是這樣,那得需要多少警力維持秩序啊。您確定這不是開玩笑?”
文物局和旅遊局的更是一人一句小聲相勸。
“老齊,咱們規劃沒說這麼大的規劃啊。你這是臨時起意還是怎麼了?”
“就是啊。我看著,這些空地就是蓋五六個體育館也夠了,這邊又這麼荒涼?你確定你剛才說的是你真正的意思?”
為此,齊彥軍看到大家如此反應,也忙不迭趕緊解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