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說李廣運氣差,皇帝虧待李廣,但事實真是這樣的嗎?”
“在咱老朱看來,劉徹也好,漢景帝也罷,對李廣一家都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就李廣的哪件事,是咱就能給他宰了。”
朱元璋說的倒是不錯。
漢景帝時期,李廣竟然敢私自接受諸侯王的賞賜,換成是哪個沒有容人之量的君主,換做是朱元璋,李廣絕對是會被宰的。
但是漢景帝竟然沒有計較這件事,所以李廣沒事。
後來到了漢武帝時期,大規模反攻匈奴,本來是武將們立功升官的大好機會,武帝也給了李廣很多的機會。
讓他帶領大軍出征。
可李廣呢?
李廣屢次戰敗,多次迷路,還有全軍覆沒,自己被俘虜的經歷。
如果漢朝沒有用錢贖罪的政策,李廣就是長了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還有霸陵尉,真是無辜啊,秉公執法也被殺。
漢武帝明知道李廣濫殺無辜也包容他了,甚至李廣多次戰敗還是一再給他機會讓他領兵。
要知道漢武帝可不是什麼仁慈之君,武帝朝的高官善始善終的屈指可數,哪怕官居丞相之位,稍有不慎都是殺身之禍,但是劉徹就是對李廣很容忍。
後來漠北決戰,衛青讓李廣單獨帶一支側翼軍隊執行合圍匈奴軍隊的任務,但是李廣迷路失期,讓衛青的漠北軍團側翼暴露,雖然衛青穩住了打贏了戰爭,但也造成了漢軍嚴重的傷亡還放跑了單于。
這樣的罪名,放到哪個時代,都是死罪。
區別就是要不要誅連九族罷了。
但是呢?漢武帝對李廣失期放跑了單于的事情也沒有追究,李敢的兒子居然還有臉跑去找衛青的麻煩,衛青不找李家的麻煩都不錯了。
李敢行刺大將軍,這個行為,放到後世,肯定是被人當場擊斃。
放到古代,夷三族都很正常,衛青沒有追究,劉徹沒有追究,只是霍去病忍不住殺了李敢,李敢和李家還真沒有資格叫屈。
一個武將,打了幾十年的仗,幾乎都是敗仗,沒有一場像樣的勝利,還迷路,甚至還有全軍覆沒,本人被俘的經歷,居然沒死沒殘,生龍活虎活到六十多,年紀一大把還能提劍上戰場,這都不叫運氣好,什麼叫運氣好?
作為一個臣子,在政治鬥爭中站錯位,皇帝包容他。
私自殺掉向國家投降投降的異族俘虜,皇帝還是包容他。
多次戰敗,迷路,被俘,貽誤戰機,皇帝包容他,准許他拿錢贖罪,還一再的重新啟用他。
他公器私用,公報私仇殺害按法律執行公務的官吏,皇帝依舊包容他。
試問華夏曆史上有幾個臣子能被兩任君主這樣容忍的?
如果皇帝做到這樣都不算愛護李廣,那什麼才算?
李廣不是運氣差,而是他的好運都被他的狂妄自大,無能無德,還有草菅人命作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