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九十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3 / 4)

宋朝滅亡後,元朝也繼承了宋朝武廟的祭祀,並且兩次加封關羽,並且多次減少武廟中的名將,但武廟的主祭祀仍然是姜子牙。

到了明朝後,明初朱元璋把姜子牙入侍歷代帝王廟,並廢除了武廟,所以明初武廟就不存在了,其中供奉的名將也就不再祭祀了。

到了明朝萬曆年間,重建了武廟,明神宗萬曆皇帝不僅加封關羽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而且把關羽定為武廟的主祭。

而陪祀是周倉和關平。

這是因為關羽的封號是“關聖帝君”,又是明朝武廟的主祭祀,所以關羽在明朝開始,取代了姜子牙成為新的武聖。

所以,關羽成為武聖是在明朝開始的,之後的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崇禎皇帝加封關羽為“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並且從明朝開始,關羽的武廟主神地位與孔子的文廟主神地位開始並祀,明朝末年的對於關羽的祭祀達到了一個頂峰,在當時的北平城內外就有關帝廟近百所。

進入清朝後,關羽的祭祀再一次達到頂峰。

雍正八年,清世宗雍正皇帝正式追封關羽為武聖,並建立了以關羽為主祀的武廟的祭祀系統,也就是關帝廟,並與孔子的文廟並列,合稱文武廟,在整個清朝,關羽的地位那是相當高的,並且取代了姜子牙成為新一任的武聖。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十次加封關羽,最後一次加封是在光緒皇帝。

光緒皇帝加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

名字越來越長,諡號越來越多,都是為了配合武廟祭祀而加封的,所以至今關羽也是武廟主祭,更是武聖。

關羽的確是武聖,那麼有問題來了,岳飛呢?

岳飛文武雙全,不僅個人武力突出,而且練兵、帶兵打仗都是一流,至少在南宋初年沒有人比得上他。

岳飛因為是在宋高宗趙構的主持下叛定罪名成立被殺的,但很多人知道他是冤枉的,一直到他被殺的二十年後,才由宋孝宗下詔平反,並且給了岳飛諡號為“武穆、忠武”,並加封號為鄂王,但岳飛沒有進南宋的武廟。

到了南宋宋理宗時期,把南宋都城臨安府太學中的土地廟改稱為“忠顯廟”,以紀念岳飛。

同時把岳飛被封為廟神“忠文王”,這是對岳飛的一種祭祀,但並非武廟中的祭祀,與武廟也毫不相干。

宋朝滅亡後,元朝改組了武廟,只保留了十哲,其他全部刪除,所以元朝的武廟中也沒有岳飛。

但在元順帝時期,將岳飛封號在宋代封號的基礎上增加了“保義”二字。

到了明朝,由於朱元璋廢除了武廟,所以武廟不存在了,而岳飛則從祀於歷代帝王廟,配宋太祖享,諡號仍然是忠武。

到了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岳飛被封為“三界靖魔大帝”,而當時的關羽也被封為“三界伏魔大帝”,此時岳飛的封號雖然與關羽類似,但是關羽可是進入武廟成為主祭祀,但岳飛並沒有進武廟。

而是在民間有不少岳飛廟,也叫”宋嶽忠武王廟“或者”忠武廟“,最有名的一座是在河南ay市湯陰縣,據說修建於明朝景泰元年,這可比明神宗加封岳飛早了一百多年。

所以在明朝時期,岳飛並未進入武廟,更多是民間祭祀,到了清朝時期,武廟的主祭祀仍然是關羽,沒有岳飛,只是民間有一些把岳飛和關羽並列的廟,稱為關岳廟,但數量較少,也並非主流祭祀。

到了後來,有人再次重建武廟,把關羽和岳飛一起放進武廟,到了這個時候,岳飛才真正進入武廟,也是唯一一次進入武廟。

這時的武廟被稱為關岳廟。

但是很快這個人倒臺了,這事就沒了下文,又因為這人本就不為人承認,所以岳飛這個武廟進得很尷尬,也不被人承認。

所以準確地說,岳飛從來也沒有進入過武廟,華夏曆史上武廟的主祭祀只有兩個人,就是姜子牙和關羽。

…………

“關羽竟然是武聖,岳飛不是,這是憑什麼?”

“這個武聖的評選標準是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