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九十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章 關羽,岳飛,誰配武聖 (2 / 4)

所以武廟增加六十四名將,其實就是為了與文廟相對應。

文武要雙全嘛,所謂的聖王、亞聖、十哲、七十二子都是祭祀的物件,彰顯出祭祀的地位。

這個時候武廟中的姜子牙被稱為聖王,張良是亞聖,所以從唐朝開始,姜子牙就被稱為武聖,因為他是武廟中主祭的聖王,所以簡稱為武聖,這也就是武聖的由來,姜子牙也被稱為華夏曆史上的第一個武聖。

…………

“原來如此。”

“後世這些子孫還真是有意思,搞得這些東西,文聖武聖,倒是威風啊。”

始皇帝笑了笑。

不過對於姜子牙的地位,他是沒啥話說的。

畢竟這一位,的確是個奇人,沒啥好說的。

…………

關羽首次進武廟是在唐德宗時期,當時增加了六十四位名將,關羽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關羽的地位一般,到了宋朝之後,朝廷仍然沿用了唐朝武廟的祭祀體系,但是對於武廟中所祭祀的人員進行了增減。

宋朝初年增加了二十三個名將進入武廟,比漢朝灌嬰、班超,唐朝的秦叔寶,都是這個時候增加進來的。

同時拿掉了二十三個名將,拿掉的名將包括:白起、吳起、孫臏、廉頗、韓信、彭越、周亞夫、鄧艾、張飛、李光弼等人。

宋朝之所以這麼做,是以自己的標準來評選名將,關羽在宋朝初年是被排除出武廟的,這個時候還是宋太祖趙匡胤當政時期。

到了北宋末年的宋徽宗趙佶當政的時期,武廟的名將名單又有變化,把原來的十哲去掉,改成七十二名將,這個時候主祭仍然是姜子牙,然後在殿上祭祀的十人是: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這與唐朝的十哲人員稍有變動。

然後七十二名將的人員也有所增加,像趙匡胤時期拿掉的白起、吳起、孫臏、廉頗等人又加了進來,同時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鄧艾又被重新加入名將之中,所以關羽在北宋末年又進了武廟。

宋朝的七十二名將被分為三個檔次,其中張良是一檔。

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勣、田穰苴、范蠡、韓信、李靖、郭子儀這十人是二檔。

其他所有人都歸入三檔,包括關羽。

宋徽宗趙佶對關羽相當看重,不僅僅把他重新加入武廟,而且在二十年年間,四次加封關羽。

分別封關羽為:忠惠公、崇寧真君、武安王、義勇武安王。

關羽死的時候爵位不過是漢壽亭侯,到了北宋末年就突然被封為義勇武安王。

尤其注意兩個字:義勇。

這說明宋徽宗趙佶加封關羽,是考慮了關羽的義和勇,義就是義氣、仁義,勇就是勇猛、英勇。

北宋滅亡後,南宋建立,基本上繼承了北宋末年武廟的安排,並且還兩次加封關羽,在宋高構時期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王,在宋孝宗時期封關羽為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關羽從宋朝開始就已經成為王,用得最多的就是武安王,然後加上各種諡號,但關羽仍然只是武廟七十二將中第三檔的其中一人。

在宋真宗時期,以關羽為主祭祀的關聖廟開始出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