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心裡明白,如果自己一直走在巔峰、走在眾人之前,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這種角色,除非是皇帝,可以越耀眼越好。
否則任何一個在你上面的人都可以輕鬆的除掉太過耀眼的你。
王翦這才要做真實的下屬。
越完美的人越不受君主信任。
因為對於這種完美無缺的人,君王會害怕,害怕自己掌握不了他。
可惜事與願違,李信伐楚大敗,損失七個都尉,每個都尉統領一萬餘人。
秦始皇這才親自乘車去王翦老家請他出山,答應出兵六十萬。
王翦本來是不想出山的,因為他不想再閃光了,他想要低調起來。
可惜請他的是嬴政啊,他無法拒絕。
被逼無奈下,王翦只能答應。
出兵當日,在文武百官送行的所有人面前,王翦不斷向秦始皇索要田地、房宅,以“為子孫多存些基業”為由獅子大開口,秦始皇微笑的全部都答應。
啟程後,還沒走出領地,王翦又五次派使者回去跟秦始皇要田要地。
就連下屬都覺得,這王老將軍是不是瘋了?
為大王打個仗,竟然一直要禮品,這就不怕大王得罪?
王翦這種行為,很蠢嗎?
其實不然,王翦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
王翦心裡明白。
自己的功勞不能再多了。
人怕出名豬怕壯,自己太過出名可不是什麼好事。
王翦知道秦王多疑,現在全國計程車兵都由他統領,他手中的權力太大,很容易被人穿小鞋。
就算是君王,也得時刻提防著他。
所以他才多要些錢財田地,向上堅稱為子孫著想,秦王嬴政才能相信王翦只在乎錢財,而不會擁兵自立。
王翦看清了當前的形勢,用自己的缺點、自私換取秦王的信任。
這信任確實比發誓效忠要強百倍。
秦王嬴政一看,王翦愛財,不愛權,那就沒什麼好提防的了。
之後王翦與項燕在邊境對峙一年時間,期間不論其他朝臣怎麼誣陷王翦擁兵自重、故意拖延戰局,秦始皇都不相信,仍然支援王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