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先派三十人偽裝成商人,進入賊寇的控制區,並趁著賊寇劫掠返回之際混入其隊伍。
等到入夜之後,岳飛令一百多人埋伏于山下,自己則只領著數十騎逼近對方營壘,陶俊、賈進眼見官兵人少,於是果斷出戰,岳飛佯裝敗退,誘使賊兵追擊,然後四面伏兵盡起,混入賊兵隊伍的三十人也趁亂髮難,陶俊、賈進逐被擒,賊兵或被殺、或被俘、或逃散。
同年,岳飛由於父親嶽和病故,於是只得辭別劉韐,返回湯陰為父親守孝,就此結束了自己的第一次軍旅生涯。
第二次參軍:山西抵抗金軍。
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患,岳飛家中逐陷入生計困難之中。
為了謀生,二十二歲的岳飛於是投效了河北路平定軍,並被提拔為偏校。
平定軍是宋初建立的一支軍隊,是屬於鎮州治下的一支地方軍隊。
靖康元年,金國西路軍開始向山西發動進攻。
同年六月,河東路分季團練得知岳飛作戰勇猛,於是從平定軍調其前往山西於慈賢偵查金軍活動情況,岳飛於是離開了生活了兩年多的平定軍,奔赴山西。
同年八月十四日,金軍以完顏宗翰為左副元帥,從雲中出發;宗望為右副元帥,從保州出發夾擊ty。
至九月,ty失陷,金軍隨後攻向壽陽。
壽陽城池雖小,然而軍民卻拼命死守,宗翰雖然率領上萬金兵,卻久攻不下,還損失了三千士兵。
十月初五,宗望在攻破鎮定城後,緊接著攻向中山城,隨後與宗翰合兵進攻平定軍駐守的平定城。
宗望自鎮定向西攻擊平定軍,以喪失士兵萬人的代價,才最終攻下平定軍。
對於岳飛在這一戰的表現,還算不錯。
從金兵的傷亡情況來看,這一戰打得也極為慘烈。
平定軍雖然最終戰敗,但岳飛卻成功突圍,返回了家鄉,結束了自己的第二段軍旅生涯。
第三次參軍:岳母刺字再投軍
靖康元年十一月,宗翰、宗望兩軍分道渡河進攻北宋京城,宋欽宗一面向金國求和,另一面則派人送蠟書,任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
相州城中,則是武翼大夫劉浩在負責招募義士,收編潰兵。
從平定軍突圍返回家鄉的岳飛,在目睹了金人入侵之後百姓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後,心中極為憤慨,意欲再度投軍,但又擔心母親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
岳母姚氏深明大義,極力勉勵岳飛“從戎報國”,併為岳飛後被刺“盡忠報國”四字為訓。
於是,岳飛再度投入劉浩麾下,繼續投身抗金前線,這一年岳飛二十四歲。
靖康元年冬,到達相州的趙構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劉浩被任命為元帥府前軍統制,奉命南趨濬州、滑州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己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
劉浩命岳飛帶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往李固渡方向進行偵察,結果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岳飛殺死敵將,擊退金兵。
隨後,劉浩的部隊在滑州南與金兵遭遇,岳飛再度奮勇當先,以百騎殺退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