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全軍鬆懈,爭相去附近小河取水,也先一看明軍營寨混亂,發動攻擊,可憐明軍幾十萬人被分割數段,失去有效的指揮,一些將領和士兵逃散,部分將領只能各自為戰。
護衛將軍樊忠眼看明軍全軍覆沒,怒髮衝冠,大呼我為天下誅此賊,以錘擊殺王振,而皇帝只是瑟瑟發抖的坐在地上,束手待擒。
土木堡一戰,大明開國積攢了近百年的軍事家底打光了。
三大營全軍覆滅,隨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員,勳貴武將大部分殉國,前文提到的張輔已經七十多歲了,護衛將軍樊忠都戰死疆場。
而且皇帝被敵國俘虜,造成一些系列的內部政治問題,勳貴武將階層從此幾乎再無實力可以影響朝局,無法平衡文官階層和宦官,皇帝只能更加依靠宦官奴才去平衡文官集團,這為後來的變亂埋下禍根。
這場慘敗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就在於皇帝年少毫無治國經驗,加上宦官王振也是宵小之徒,善於專權斂財。
明朝前幾代皇帝文治武功,國家實力完全在瓦剌之上。
即使明朝實力強大,敵人也不一定望風而逃。
他們對自己的實力盲目樂觀,戰爭準備倉促,後勤補給根本沒有周密佈置,行軍時軍令朝令夕改如同兒戲,而對敵人的變化根本沒有詳盡的瞭解。
孫子兵法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明朝君臣對自己的優勢過分自信,對自己的劣勢根本就不瞭解,對敵人的變化也根本不瞭解,這是一場沒有勝算的戰爭。
知己知彼,是孫子兵法中貫穿始終的一條重要線索,也是孫子兵法的精華內容,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規律。
透過明英宗這個故事,也足以給軍事家們很多的啟示。
…………
大明皇宮。
看到這裡,朱元璋氣的快發瘋了。
這已經是第二次鞭屍了。
這讓他很沒面子。
“混賬!這個蠢貨!”
“咱老朱雖然不喜歡孫武這個人,但對於他的兵書,咱沒啥好說的。”
“一句話,就是好用。”
“而朱祁鎮這個蠢貨,竟然連這些道理都不懂,實在是如同一頭豬。”
“咱建立的三大營,就被這混賬給毀了!”
“咱實在是想不通,咱老朱怎麼會有這樣的蠢才子孫。”
朱元璋都快氣炸了。
大明三大營投入了他多少心血。
說沒就沒了。
明朝三大營又被稱為京師三營和御前三營。
主要包括有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