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可以看出楚國貴族有多少痛恨吳起。
吳起堪稱有識之士,在當時危急的時刻,還想到了為自己復仇的問題,楚悼王下葬,楚肅王登基後,立即下令全部誅殺當時射中楚悼王屍體的舊貴族,受牽連者達七十餘家,這也算間接為吳起報了仇。
其實,吳起的悲劇也有他自己的原因。
史書記載,他刻薄寡恩。
《史記》說:“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一個“盡”字足以說明吳起的人緣之差。
吳起的死,也讓楚國的強大成為曇花一現,之後便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吳起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為自己的改革舉措獻身的改革家,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改革之難,利益的重新分配之難。
而吳起的一生,隨著這場轟轟烈烈的變法,落下了帷幕。
…………
“吳起變法,開了個頭,只可惜,這世上的東西,哪有那麼的容易改變。”
洪武大帝朱元璋搖了搖頭。
“吳起變法的各種措施,都明顯在觸犯楚國貴族的利益。”
“楚國貴族的利益被觸犯,吳起豈有活命的理由。”
“在咱看來,吳起是華夏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改革家不假,而且其善於總結經驗教訓,能夠清晰地認知楚國所處的現狀和主要矛盾,在君主的支援下,他能夠順利地推進改革之策,推動楚國走上正軌。”
“但有了目標遠遠不夠啊,楚國貴族勢力過於強大,想要在短期內清除其勢力是不現實的,因此當楚悼王去世以後,吳起立刻落得身亡的下場,其推行的系列措施也基本被廢除,從這個方面來看,吳起的變法也是失敗的。”
“一個國家的改革,需要強有力的制度支撐和有力的強權來支調各項機關運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期內很難實現成功。”
“尤其是對反對勢力的關係處理,很大程度上關乎改革的成敗。”
“吳起變法的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在於失去了君主的支援,其推行的系列舉措終難以存在到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時刻。”
“楚國沒能在時代變革中實現蛻變,其最終被秦國吞併也成為了必然。”
身為君王,朱元璋看的很透徹。
任何改革,想要成功,難度實在太大了。
這其中涉及的東西,實在太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