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著名的先哲老子、孔子等人,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主張,強調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
後來孟子和荀子等人又從不同角度加以發展使之系統化,逐漸成為世人遵循的道德準繩。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對德行方面的要求很高,就連孔夫子都忍不住發出:“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的感嘆。
奇怪的是,同樣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再他們看來,做人沒有底線的吳起,既然有著殺妻求將、母喪不奔的惡行,為何還會被後世譽為亞聖呢?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著名軍事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兵家四聖”中的亞聖。
雖然吳起在內政和軍事方面有著極高的成就,身上更是有著兵家亞聖的光環,但是因為他在未發跡之前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突破了當時的道德底線,所以名聲並不怎麼好,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的詬病。
相對來說,三國梟雄曹操對吳起的評價無疑更加中肯。
曹操認為吳起雖然有著“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的汙點,可是吳起“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吳起所取得的成就。
吳起的一生,將魯、將魏、相楚,集兵家、儒家、法家三者於一身,在內政和軍事上有著極高的成就,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雖然吳起早期有著一些人生汙點,但是以其率領魏武卒“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餘均解”的傳奇戰績來看,兵家亞聖之名也是當之無愧。
…………
“功之無愧,吳起此人的確功之無愧。”
曹營中,曹操看著吳起的盤點影片,不由感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在他看來,吳起有一些人生汙點又如何?
更何況,那些所謂的人生汙點,究竟是否是事實,還真不一定。
所以說對於吳起的評價,他是極高的。
“只可惜吳起的結局不是太好。”
“命運就是如此,也無需釋懷。”
“不知道蒼穹之上會給吳起什麼樣的獎勵,又能如何讓他度過難關。”
…………
吳起的結局是悲慘的。
可一代亞聖,為何會落得個如此悽慘的下場,還得從吳起的變法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是華夏曆史上的大變革時期,也是華夏曆史上著名的改革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