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六十五章 衛青有多厲害?七戰七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五章 衛青有多厲害?七戰七捷 (2 / 4)

就本身來說,將一個人記載進史書中,作者的個人感情和評價,非常容易混淆大眾對歷史人物的認識。

司馬老先生的對衛霍的評價,稱不上讚揚,甚至有不認同的意思,自然後世對衛青的認可度就有所折扣了。

而且歷史的輿論,自古就掌握在士大夫手中。

漢朝當時衛青身為大將軍,雖然戰功赫赫,但士大夫對他認可度不高。

蘇武老爹蘇建,作為衛青的老部下,曾對衛青說過,“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建議衛青招攬門客,提升名望,被衛青拒絕了。

所以說,歷史上的名望,是需要付出代價來買的啊,衛青不願意在這方面付出,把皇帝賞賜的財物都給了部下和士兵,自然是得不到士大夫的認可啦。

有人說,衛青背靠大漢這一座大山,才能打敗匈奴。

漢朝的實力,真的足以碾壓匈奴嗎?

華夏古代王朝,評價其國力強弱的一個基本因素是人口,其次是國土面積。

但是人口是基礎,因為古代中原王朝的核心區域就是秦始皇統一的那麼大一片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生產區。

再往外圍擴張的土地,都屬於邊角料地區,屬於賠本賺吆喝,裝點門面的。

基於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下,擁有越多的人口數量,就能獲得越多的國力水平,府庫才能夠有更多的收入,才能夠辦更多的大事。

華夏屬於農耕文明,必須要有足夠的人力去耕種,才能養活軍隊,支援其作戰。

所以古時大部分時間的抽丁維持在五丁抽一的水平,提高到三抽一的時候,基本上處於崩潰的邊緣了,換算成人口數量的話,基本上就是十二到十五個人中有一個服役。

西漢在漢武帝時期,全國人口總量大致是三千六百萬人,此時漢朝能夠供養的軍隊數量大致是五十萬人左右,算上漢武帝祖輩留下的家底,漢朝也只能供養十萬騎兵了。

而對於草原民族的國力計算,與中原王朝完全不同,其國力的決定因素首要是領土面積,其次才是人口,而且草原民族計程車兵比例一般是五口出一人,或者四口出一人,更重要的是草原民族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比馬高的男子,都有參戰的能力。

漢武帝時期,匈奴帝國也同樣處於鼎盛時期,其部族人口達到了三百萬以上,疆域橫跨整個塞北地區,向西翻越了蔥嶺,更有為數不少的僕從附庸國,匈奴的國力其實一點也不比漢朝弱,何來碾壓直說。

所以說,衛青憑藉大漢強大的國力,才能打敗匈奴這種話是絕對錯誤了。

他們忽略了衛青的軍事才能。

…………

“騎兵!又是騎兵!”

“看來騎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朕必須重視騎兵的發展!”

始皇帝嬴政看到衛青的盤點影片,心中對於騎兵的重要性更加重視。

嬴政對著一旁的蒙恬說道:“蒙將軍,傳令下去,一定要重視騎兵的發展。”

“你下去在民間招募很多擅長騎馬射箭的高大漢子,專門給朕訓練這方面的技能。”

“朕的大秦,不應該只有步兵,騎兵也非常的重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