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影片剪輯:開局盤點十大帝王> 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雖死,卻依然是西楚霸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四章 身雖死,卻依然是西楚霸王! (1 / 5)

【項羽為何能如此之猛?為何能在鉅鹿之戰和彭城之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這是因為項羽本身武力值就比較高再加上擁有良馬烏騅馬,英雄配寶馬,自然是戰鬥力大漲,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說的就是這點。】

【同時,項羽手下五虎將:龍且、季布、鍾離眛、英布、虞子期,他們個個都是以一擋十的戰將,從側面成就了項羽。】

【還有就是騎兵,騎兵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漢朝以前,中原很少有騎兵,而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對步兵來說具有巨大的優勢。】

【從項羽的作戰史中,我們可以看到,每次大戰都是項羽帶著騎兵一馬當先,衝進敵陣,再加上騎兵訓練有素,戰鬥力又比較強,因此敵人的陣形很容易就被衝亂了,這也是項羽敢以極少軍隊迎戰數量數倍於自己的敵人的原因。】

【後來劉邦也是看到了騎兵的威懾力,所以專門讓灌嬰訓練騎兵,而在建立漢朝後,也是極為重視騎兵的建設。】

【項羽此人,勇猛異常。】

【可以說項羽一生,除了垓下之戰,幾乎沒有敗績。】

【為什麼這麼說?】

【垓下之戰是漢高帝五年十二月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戰略決戰。】

【漢高帝四年八月,梁地的彭越對楚兵發起騷擾,斷其糧道,這時候鍾離昧正被漢軍圍困,項羽率領軍隊狙擊了彭越後返回援助。】

【這時,齊王韓信開始率領軍隊對楚軍發起攻擊,項羽開始感到害怕。】

【於是,雙方進行了華夏曆史上著名的“鴻溝和議”,以戰國時魏國所修建的運河鴻溝為界,劃分天下。】

【九月,西楚霸王項羽率十萬楚軍繞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迴線路向楚地撤軍,劉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當劉邦打算率軍西返之時,張良、陳平卻建議撕毀鴻溝和議,趁楚軍疲師東返之機自其背後發動偷襲。】

【張、陳二人認為“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建議“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

【劉邦於是採納二人建議,遂背約,向楚軍突然發起戰略追擊作戰。】

【大軍追至夏南時,劉邦約集韓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圍楚軍。】

【由於韓信及彭越未如約出兵合擊楚軍,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敗。】

【劉邦率軍退入陳下,並築起堡壘堅守不出,而楚軍又一次合圍了劉邦。】

“項羽和劉邦不是簽訂了鴻溝條約嗎,為什麼劉邦會毀約呢?”

“堂堂劉王,卻要用這種小手段,難道不怕被後世子孫恥笑嗎?”

扶蘇看到這裡,想不明白。

扶蘇信奉儒家。

劉邦這等毀約的行為,不正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嗎?

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特別是信。

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

信為儒家的“五常“之一。

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凡在言論和行為上做到真實無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當權者講信用,百姓也會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