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我打探到了,打探到了!」
那個跟誰採購隊的探子再檢視清楚了小山村的現狀之後就急急忙忙的跑回了縣城裡。
畢竟那麼多把火槍,以及家家戶戶院子裡掛滿的鹹肉,都說明了那個小山村的不好惹。
雖然說現在是屬於清朝時期的乾隆盛世,但是對於那些平民老百姓來說,也就是可以吃飽飯餓不死的程度,至於什麼每餐都有肉吃那還是不可能的。
而現在看到這個探子看到這個小山村裡每家每戶都掛滿了好幾百斤的鹹肉怎能不讓這個探子心驚膽戰,畢竟這都是錢阿,同時自然也證明了這個小山村子裡的驚人財富於可怕。
而派這個探子的所謂的大人,則是這個小山村裡的採購隊前去的那個縣城裡面縣令的師爺。
再這個師爺聽到了這個探子的一番講述之後,自然是知道了那個小山村的可怕了。
畢竟單單從私自擁有火槍,以及不剃髮這事,就夠這個小山村裡所有人砍頭的了。
當然私自開荒不交賦稅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大罪。
不過這些罪狀當中還是私自擁有火器是最為嚴重的事情,甚至能嚴重到滅九族來,所以相比較只是會懲罰個人的不剃髮以及不交稅來說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但是也正是清朝禁止研發火槍火器的策略才讓華夏近代遭受到了那麼多的屈辱歷史。
清朝必然要為此負主要責任的,作為華夏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不幸趕上了一個特殊的時期,西方各國都發展了起來,他們的科技也徹底甩開了清朝,尤其是火器的開發,全面進入到了熱兵器的時代,單單靠著之前的刀槍已經沒有意義了。
在晚清時期,西方各國的強大火力,讓清軍根本無力招架,即便是當時國內最為先進的湘軍、淮軍,他們的裝備與戰力也遠遠不能與這些西方國家相比。清朝被迫割地,才能換取短暫的和平,導致華夏有很多地方,都漸漸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
導致這個結果的主因,還是國內的火器不夠發達,無論是民間的裝備,還是軍隊的尖端裝備,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太大。清朝在康乾時期,就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長期不與外國交往,此時西方已經開始了新的革命,工業化的速度越來越快,軍事科技也在不斷提升。
相比西方的飛速發展,清朝就顯得太過遲鈍了,落後必然是要捱打的。那麼令人不解的是,清朝在閉關的同時,也停止了對於火器的研發,到後來與西方國家交手的時候,甚至很多軍隊還是使用著之前的老式火器。
其實乾隆年間,清朝還是與西方的國家有過幾次接觸,他們就派了使團,帶著自己的新科技,來到了清朝,希望能讓兩國取得平等貿易的機會,可惜這麼好的發展機會,還是被清朝給錯過了。
清朝為何要這麼做呢?如果只是拒絕模彷西方體制,也就算了,為何還會選擇禁止火器研發呢?
其實人們對於清朝都有一個錯誤的認知,清朝軍隊從入關開始,就相當重視火器的發展,說起清軍,大家自然就會想起八旗軍隊,女真是遊牧民族,他們自然就會以弓馬刀槍為主,可其實像蒙古軍隊,女真軍隊,都是非常注重軍事科技的發展,他們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比如拿清朝初期,康熙帶兵平定噶爾丹的戰爭來說,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場雙方對拼騎兵的戰爭,實際上不是這樣,噶爾丹的手下是以蒙古騎兵為主,但實際上他是接受了大量來自俄羅斯,土耳其的火器,甚至還擁有著自己的軍工體系,能不斷製造出大量的火器。根據學者的考證,準噶爾的軍隊將近一半都配置了火繩槍,這就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攻擊能力非常強的火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