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
眇昧乎其深也,故稱微焉。
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
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光乎日月,迅乎電馳。
或倏爍而景逝,或飄滭而星流,或漾於淵澄,或夫雰霏而云浮。
因兆類而為有,託潛寂而為無。瀹大幽而下沈,凌辰極而上游。
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
方而不矩,圓而不規。
來焉莫見,往焉莫追。
乾以之高,坤以之卑,雲以之行,雨以之施。
胞胎元一,範鑄兩儀,吐納大始,鼓冶億類,迴旋四七,匠成草昧,轡策靈機,吹噓四氣,幽括沖默,舒闡粲尉,抑濁揚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匱,與之不榮,奪之不瘁。
故玄之所在,其樂不窮。
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周強?此文何解?”
“回夫子,這是內丹修行法的總綱,所言之事,為如今的修行之根。
因當時先人們所處環境與脫胎與九州不久,其行文書法還帶有九州古意。
文章開篇所言:
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
眇昧乎其深也,故稱微焉。
綿邈乎其遠也,故稱妙焉。
其為現代科學中量子微觀領域的個人視角。
而後所言,也同歸個人視角下,以修行之法看待世界,看待個人感知中世界的表象。”
路元仲輕輕點了點頭:
“嗯!那此法與方才原道篇對比,何憂何劣?”
“無分憂劣,皆為適應不同宇宙時期的修行術。”
“善!”
“老師?”
“怎麼了小樂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