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忙活完了練兵的事,無聊的鐘離昧找上韓信去喝酒。
韓信雖然不好飲酒,但同樣沒什麼事幹,也就沒拒絕。
兩人躲在營帳裡喝著溫熱的小酒,吃著小菜,順便閒聊局勢。
“任囂趙佗的攻勢放緩了啊。”鍾離昧小酌一口後,意有所指的說道。
韓信一臉面癱相,淡淡回道,“正常,越往西打,駱越能夠支援的力量就越強,阻力會變大。”
“更何況他們倆又不著急結束嶺南的戰事。”
嶺南這場大捷,任囂趙佗二人是鐵定能吃進肚子裡了。
也因此,兩人反而不願意匆匆結束戰事。
早點結束,除了能節省點軍糧外沒什麼意義,也不會把他們的功勞再提一個層次。
反倒是他們是時候考慮考慮該怎麼消化掉這麼大一塊肉了。
帝國的軍功繫結的是軍爵,立多大的軍功就能升多大的軍爵。
這是板上釘釘,一般不會出偏差的。
但帝國的軍爵只是一份待遇。
帝國完全廢除了周王朝的分封舊制,爵位就是升到天上去了,也不過就是更好的待遇。
這份待遇對普通人來說,那是祖墳煙冒青都求不來的潑天富貴,但對任囂趙佗這兩位正兒八經的帝國將軍來說,就無所謂了。
爵位該怎麼升就怎麼升,他們倆沒興趣也沒必要操心,他們更看中的是戰後自己能撈到怎樣的權力,或者說……升官。
按照帝國軍制,將軍就是軍人職業生涯的天花板,哪怕是蒙恬王離這樣的上將軍,和將軍之間也沒有本質區別。
都有資格作為主將率軍在外作戰。
以前還有個國尉,理論上屬於武官領袖,能高將軍一籌,但最後一任國尉屠睢正是死在嶺南。
在他之後,帝國官制已改,武官領袖改成了太尉,理論上節制天下兵馬。
之所以是理論上,是因為嬴政覺得太尉權力過重,所以設定了官職,但不安排人當這個官兒。
當然,虛設不虛設對任囂趙佗來說都不重要,反正這種好事橫豎排不到他們兩個‘後起之秀’。
總而言之,對於這兩位即將立下大功的將軍來說,看似帝國權力中樞的咸陽,卻並不是他們的好去處。
咸陽沒有好坑留給他們了。
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去處,就是留在他們親手打下來的嶺南,留在這片尚未開發的嶄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