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如今的天下究竟有誰還能和早已遠去的先賢諸子相提並論,也就只有荀夫子一人了。
因為嚴格來說,荀子活躍的時候,世上還有不少大名鼎鼎的諸子先賢存世,他也和其中不少有過交集。
比如道家的莊周,陰陽家的鄒衍,名家的公孫龍等等……
他活躍的時候,還算是諸子百家的鼎盛時期,而在荀子逐漸歸隱後,天下諸國紛爭的局面漸漸消失,雖然仍有七大戰國,但秦國一家獨大,六國保守自困的大趨勢已經形成,諸子百家也就失去了繼續繁榮下去的土壤。
而除開荀子的話,最有資格的則是他出色的學生韓非。
至於伏念三人齊魯三傑的名頭雖然響,但水平還差得遠。
“說來,荀師叔人呢?”
伏念朝著北邊的藏書樓一頷首,“回來就去看書了。”
張良和顏路聞言又是一笑。
伏念此時朝張良問道,“山莊內的學生都安排的怎麼樣了?”
“該走的都已經走了,還留下的……都不願意走。”張良簡單回答道。
小聖賢莊的學生中有不少出身尋常人家,但也不乏高門大戶出身的,甚至不少家裡人就是帝國官員——有桑海本地官員,但也有其他地方,包括中央朝廷的大官。
他們的出身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和小聖賢莊共存亡——當然,也有極少數背叛了自己出身的人。
而那些和帝國無關學生也並不都是不怕死的——這也沒什麼丟人的,千古艱難唯一死。
早在情勢有所不對的時候,就已經有一批學子離開了,後來局勢惡化後又是一批一批的離開,現在還留在山莊裡的,真的就是死都不願意走的了。
伏念聞言輕嘆了一聲。
他不希望有任何一個書院學子出事,但也不能阻止他們——總不能硬攆下山去。
就算攆下去,他們也未必就不會再找帝國的茬,不如就留在書院裡。
“那……兩位師弟,隨我去給剩下的學生們,再上幾堂課吧。”
伏念說完,就轉身朝學堂的方向走去。
班大師能判斷出小聖賢莊的時間不多了,伏念當然也能。
這個時候,坐著等死不合適,總得做點什麼。
顏路張良相視一笑,也邁步跟了上去。
………………
是日黃昏,小聖賢莊山腳下,帝國軍隊將整個山門完全封鎖,而站在最前首的則是趙高和他的六劍奴。
趙高擺了個椅子做的周正,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六劍奴也是各有姿態,看著都不怎麼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