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古尋點頭回道,“天下一言並無不妥,但焚書乃是絕根之舉,絕不能放任其發生。”
“否則的話,扶蘇身為長公子,又豈會洩露帝國機密給兩位呢。”
“當然,想要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陽奉陰違並不容易,這件事的會由流沙來一手操作,但肯定少不了儒家的幫助。”
伏念一聽立刻揖手一禮應道:
“儒家義不容辭!”
“有任何用得上的地方,國師儘管開口!”
古尋含笑點頭,“那我就不客氣了。”
流沙和儒家之間的第一樁合作,算是就此談成,之後古尋沒再聊正事,和荀子伏念扯了些閒話後就告辭了。
扶蘇也沒有再追問自己之前提出的要求小聖賢莊是否答應。
過猶不及,沒必要逼迫過甚。
荀子和伏唸的態度已然鬆動,之後雙方打交道的機會還很多,徐徐圖之即可。
………………
午後,小聖賢莊門口。
扶蘇一行人準備離去。
長長的車馬隊伍已經備好,等候著扶蘇一行人上車離開。
大門前,伏念再次率領小聖賢莊的眾多弟子,禮送扶蘇這一貴客離去。
“伏念先生,今日,就此別過了。”扶蘇看著伏念一眾人,語氣輕快的告辭道。
伏念等人急忙躬身行禮,“恭送公子殿下!”
“不必多禮。”扶蘇一邊伸手虛扶伏念,一邊叮囑道,“之前託請之事,還請不要讓我失望。”
伏念垂著腦袋,沉聲回道,“伏念不敢。”
旁人聽來,只當扶蘇說的是重新抄錄藏書一事,並不清楚他實際上說的不止一件事。
而伏唸的回答,算是隱晦的表達了小聖賢莊現在的態度——並不牴觸。
扶蘇對此自然滿意,含笑轉身理去。
片刻之後,龐大的車隊沿著山路緩緩駛遠,伏念等人則站在小聖賢莊的大門口目送著車隊漸漸遠去。
伏念最後嘆了一口氣,緩緩說道,“多事之秋,山雨欲來啊!”
在他身後,張良和顏路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各自琢磨起了之前伏唸到底和扶蘇他們私下聊了些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