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是不是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計劃?
這段時間他不斷的以各種手段探查陳郢周遭是否有什麼異動,大軍後勤補給是否存在他所不知道的額外安排,以及秦國其餘軍隊是否有所調動。
最終得到的結果都是沒有。
包括對陳郢之地的間諜清查也沒什麼收穫。
雖然確定了羅網和影密衛確實有往這裡安插人手,但是收集到的情報顯示,他們只是例行的清查,畢竟這裡即將成為秦楚交戰的最前線, 後勤補給線的最重要一環。
這個理由也算合情合理,所以昌平君選擇了繼續計劃。
倒不是他心大, 隨隨便便就相信了手裡的情報, 只是箭在弦上,他不發怎麼辦呢?
總不能有點風吹草動,就嚇得不敢動作了。
因噎廢食不可取。
而且在他看來,扶蘇的到來更是給他添了幾分助力。
單單是陳郢失陷,李信也許還有可能先和項燕大軍死磕一局,但是再加上扶蘇,只怕對方就只能不顧一切的揮師西撤,先來救陳郢和長公子了。
不過扶蘇來的有點慢,再晚兩天,熊啟就只能拋開他不管,先行起事了。
畢竟他舉旗造反的時機也是有講究的。
太早了,李信大軍不夠深入楚國內部,項燕難以咬住他的部隊。
而太晚了,李信蒙恬就會成功合兵,和項燕直接開戰。
雖說他不覺得項燕會被區區一個李信輕易擊敗,但是兵家之事,誰又說得準呢?
萬一出了點差池,楚軍受創,無力追擊秦軍,你說他是反呢,還是不反呢?
眼下就是最合適的時機。
好在扶蘇及時趕到了。
熊啟決定扶蘇入城之後,即刻動手起事。
不過面對即將被自己下黑手的外甥,熊啟自然也是愧疚交錯著不忍,種種複雜心緒縈繞心頭。
各懷心思的舅甥兩人,在奇怪的氛圍,以及禁軍衛隊的簇擁下,一同回到了昌平君的府邸。
兩人沒有去縣府衙,因為沒必要。
扶蘇只是發揮一個士氣提振器的作用,又不是來親自排程指揮大軍後勤運輸的,沒必要前往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