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儘管扶蘇始終對自己舅舅的事心有慼慼,他的車架還是一天天的逼近了陳郢之地。
前線的秦軍作戰情況一切順利。
楚國由於內部權力鬥爭,對於秦國的入侵反應速度堪稱遲緩。
李信軍一路急行,短短數日就成功拔下平輿城。
蒙恬軍對寢縣的攻勢也可謂勢如破竹,楚軍根本沒能集結起來,形成有效的反擊。
等到扶蘇趕至陳郢這一楚國舊都時, 李信已經率主力大軍直撲東方,意欲和蒙恬部會師城父,合力擊破楚國上將軍,武安君項燕所率大軍。
一旦項燕兵敗,秦軍兵鋒就可直指楚都壽春,滅楚只在須臾之間。
陳郢縣城之外, 以昌平君熊啟,昌文君熊顛兄弟二人為首的陳郢諸官, 已經列隊等候扶蘇車架多時。
待到扶蘇公子車架到來, 熊啟兄弟倆當即帶領眾官迎上前去。
“臣等,恭迎長公子駕臨。”
伴隨著熊啟等官員的迎接聲,扶蘇從馬車中施施然走了下來。
儘管看著熊啟時,他的心頭思緒萬千,但是面上卻維持著平靜沉穩,輕輕頷首示意,擺手道,“諸位大人多禮了。”
“扶蘇乃奉王命而來,當以前線戰事為緊,就不要浪費時間在這些虛禮上了。”
“昌平君大人一人隨扶蘇入城即可,其餘諸位, 可自去忙碌。”
陳郢官員面面相覷,最終都把視線投向昌平君。
這事還是您來決定吧。
熊啟一撫頜下青須,朗笑兩聲道,“哈哈,公子心繫國事, 老臣蔚為欣喜。”
“既然如此, 那你們就直接返回公署吧。”
兩位大佬都發話了, 他們這些小官員自然不會再有猶豫,齊齊拜禮道,“謝過公子,臣等告退。”
陳郢的官員離去後,熊啟和扶蘇之間的氣氛,也貌似變得輕鬆了一些。
畢竟,二人不僅是君臣,更是舅甥。
不過在這平靜的氛圍下,兩人心中的思緒,卻都是無比的複雜。
扶蘇自不必說,心緒自是煩亂。
而昌平君也沒好到哪去。
自從得到了扶蘇會親臨前線督戰後,他就一直在糾結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