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李默說出了四個字。
“學以致用?”
“您能解釋一下,其中的道理嗎?”章月月皺著眉頭問道。
“相比國內科研機構,依靠國家劃撥資金進行科學研究的方式。國外許多重大的科研成果和科學發明卻是由一些大型私人實驗室完成的。”
“這些私人實驗室把做出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科學發明,一方面這些科學發明可以極大的推動了文明進步,另一方面可以獲取巨量的資金,反哺實驗室。”
“可持續發展?”章月月想到了一個詞語。
“對,就是可持續發展,與其依靠輸血,還不如自己造血。”
“這正是我建立實驗室的初衷。”李默又補充道。
章月月不斷的點頭,沒想到眼前這位年輕的天才,竟然有如此深遠的目光。
“聽說您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的提名,對此您有什麼感想。”章月月換了一個新話題。
自從LIMO原子融合理論逐漸被學術界接受後,李默將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的呼聲越來越高。
李默回答道:“目前我並沒有得到相關的資訊,你也知道墨星電池剛剛釋出,我還要佈置實驗室的下一步工作計劃。”
“至於感想,我曾在一個節目中講述過我對於得獎的看法,一個獎項是對一位科學家過去做出成績的褒獎,而一位真正的科學家看重的是未來。”
其實李默對諾貝爾獎是很期待的,有人說,華國的科學家都有一個諾貝爾情節。但是想到系統的“拒絕國際大獎”任務,難道真的要為了20萬積分,放棄這個萬眾期待的獎項嗎?
“好的,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謝謝李默教授!”章月月看到後面導播的手勢,結束了採訪。
趁著節目組的同事們在忙著收拾裝備,章月月笑著說道:“節目預計在明天晚上十點播出,希望您也能貢獻一點收視率。”
李默點點頭,“那是自然,我還想看看電視上的我,是不是更帥氣一些。”
大洋彼岸M國古斯特基金會
一位中年男人面帶憔悴的坐在辦公桌前,他的目光緊緊盯著手機,生怕錯過任何資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嘀嘀....”
一條新資訊出現在收件箱中。
面對這條等待已經的資訊,中年男人卻猶豫了起來,彷彿這條資訊就是行刑的通知書一樣。
最終,他還是輕輕的點開了這條資訊。
資訊上只有寥寥幾個奇怪的符號。
中年男人卻臉色突變,他慌忙扔掉手機,就像扔掉一條毒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