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該你去,這紅綢除了你,誰也不能掛。”
顏卿去了才知道,不僅是讓她去掛紅綢,村民們竟然還為她立了石碑,就在學堂門口。
上面刻了她的生平,還有她說的那句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話。
看著石碑, 顏卿內心有多震撼只有她自己知道。
縣太爺都不一定能得百姓立碑感激紀念, 她卻得了。
村裡百姓有時候是不太好相處,也有愛佔小便宜的, 但是心都是熱忱的。
她也有自己的私心,這一刻在村民們面前,顏卿只覺得自己萬不如他們坦誠。
顏卿立在門口久久都沒有動作,還是族長說讓她說幾句話。
村門們跟著熱鬧起來,她才在聲音中回神。
她與族長村長都學堂門口的臺階上,村民們在下面站了烏壓壓一片,大多人她是認得的,卻不是所有人都叫得出名字來。
甚至有些人,她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但此時,無一不是對她滿腔感激,看著她的眼神裡都是火熱。
顏卿知道,那也是他們對子孫後代的期盼。
“我顏卿只是一個婦人,什麼大義我都不懂,但我還是個母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我的孩子能有出息。
大家都知道我孩子的父親他是什麼人,他為何會成為那樣的人,無非是沒讀過書,也沒人教過他那些道理。
所以,他只能憑自己在歲月中摸爬滾打著去學,他經歷了什麼苦難,學到的便是什麼。
怪他麼?他又有什麼錯,不過是為了活命。
大道理我不懂,我只是個母親,我只是不想以後我的孩子再吃他們父親吃過的苦。
我們為人父母的再苦再累,不過就是想我們的孩子們不用再吃我們吃過的苦,受我們受過的累。
也不是要孩子們如何光宗耀祖,只要他們以後日子過的順遂些,走的路平一些。”
說的什麼,顏卿自己都不甚清楚,她不知道這種時候該說什麼才合適。
她只是憑她對孩子們的期許,說的這些話。
在場的人大多都是已經為人父母,自然懂得顏卿的意思,也都是跟她差不多的想法。
只是,他們平日裡說不出這樣的話來,但對孩子的心卻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