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肩上揹負著巨大的奪冠壓力,1991年總決賽輸給開拓者情有可原,畢竟開拓者是寶座上的王,沒那麼容易拉下馬。
公牛和喬丹像打怪升級一樣,他們先一步步幹掉了底特律活塞,下一步就是開拓者。
從電影劇情上來說,先輸一次很正常,不過1992年再輸,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甘國陽的壓力同樣巨大,人們已經習慣了他的冠軍和勝利,全美都在期待著他的第二個三連冠。
但三連冠談何容易,1988年那痛苦的一季,到現在甘國陽都記憶猶新,球隊像腐爛掉一般。
到了1992年,開拓者的情況和1988年相比又有了很大變化。
1992年的波特蘭開拓者已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巨大的怪物,一個混合了資本、體育和商業的龐大集團。
唐建國依託這個優質平臺,在波特蘭從頭開始整合、佈局自己的帝國,將紐約、波特蘭,東西海岸牢牢連結在一起。
球隊從上到下有三百多名員工,除了少數管理層,大多數面孔甘國陽根本不認識。
他們已不是70、80年代的那個大家庭了,家庭、團隊的溫暖變得很罕見,只在更衣室裡還留存著一些氣息。
這些氣息是甘國陽和曾經的老隊友們保留下來的,像火種一樣團結著球隊,不過當他們從紀念體育館離開時,火種的溫度又下降了一些。
全新的球館和更衣室固然令人興奮,但老球館的種種回憶和感覺令人懷念。
在玫瑰花園舉辦的第一場NBA常規賽中,波特蘭開拓者迎戰來訪的邁阿密熱火。
德雷克斯勒借著全明星賽,正好在波特蘭休整了一週時間,今晚他能量滿滿。
這個賽季熱火在德雷克斯勒的帶領下,衝到了東部上半區。
他們的首發,德雷克斯勒、斯塔克斯、麥克丹尼爾、梅森外加塞卡利的組合,已經頗具威力。
替補席上,有格蘭特隆,史蒂夫史密斯,帕特萊利還想辦法從波士頓凱爾特人交易得到了布萊恩肖,付出的代價是謝爾曼道格拉斯。
凱爾特人想盡辦法簽下的肖,終究沒能在波士頓長留,雙方的矛盾難以緩和,沒有了伯德的凱爾特人決定圍繞霍納塞克和迪瓦茨進行重建,肖是被清理的物件。
鬣狗一般的萊利抓住機會,將表現不錯,但在功能上和斯塔克斯相沖突的道格拉斯送去了凱爾特人,得到了全面的,適合打第六人的肖。
熱火的陣容和輪換結構變得更加合理,交易完成後他們迎來了一波連勝。
當然,德雷克斯勒的發揮至關重要,本賽季他已經成長為聯盟僅次於邁克爾喬丹的二號得分後衛。
並且在某些方面,邁阿密的媒體認為,德雷克斯勒比喬丹更強,比如快攻,比如前場籃板,比如…手上的戒指。
這次回到波特蘭,在全新的玫瑰花園球館,德雷克斯勒率隊打出了非常精彩的表現,他們的防守令人印象深刻。
帕特萊利在經歷了兩三個賽季的實驗、蟄伏後,這個賽季他開始全面加強熱火的防守,決心將熱火打造成超級防守強隊。
1988年剛得到德雷克斯勒時,萊利的目標是讓德雷克斯勒成為第二個魔術師約翰遜,讓熱火打出東海岸show&ne。
但萊利很快發現了問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