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臣工們不敢吱聲,李姓皇帝倒也大度,淡然說道:“眾愛卿還是先議議西方魔族大軍壓境之事吧。”
朝堂氣氛,瞬間緩和。
鎮北王李存冒出列,踏前半步,朗聲說道:“陛下,臣弟認為,對魔族大軍、西方佛國之間的戰事,咱們不妨一邊籌備兵馬糧草器械,一邊靜觀其變。
西方佛國向來示弱,可千百年來,與魔族大軍戰戰和和,誰也沒有滅掉誰。
這一次派人前來求援,估計又想拉著我大唐往泥淖裡陷,實在可惡至極!”
“臣附議。”
“臣附議。”
嘩啦啦一陣響,左班武將們紛紛出列,支援鎮北王李存冒的建議。
右班文官們,面面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按照大唐數百年的慣例,這種坐山觀虎鬥、委曲求全、尋求和解之道的奏報,不一直都是文官們的專權麼?
今日朝堂上,風氣怎麼有點不太一樣?
皇帝陛下微微點頭,看向右班文臣們,溫言問道:“各位愛卿,你們覺得呢?”
文相張保嶺出列,躬身施禮,不疾不徐的奏報道:“陛下,臣以為,鎮北王的奏報甚是合理,既不耽誤我大唐整軍備戰,又給佛國、魔族一個明確的態度,可謂是老成謀國啊。”
“此外,”文相張保嶺繼續說道:“陛下還可以爽快答應佛國來使,我大唐絕不會眼睜睜看著人族國度,被那些魔族佔領,會盡快整合兵馬糧草等輜重,發兵相救。”
“臣附議。”
“臣附議。”
文官們紛紛出列,表示支援文相張保嶺的奏議。
皇帝陛下點頭,微笑道:“諸位臣工的奏議,與朕的想法不謀而合。”
“這樣,此事便交由兵部、工部、戶部協商辦理吧,具體事務,鎮北王李存冒、文相張保嶺居中調停即可。”
一件大事塵埃落定,眾臣工心中一鬆。
“眾愛卿還有什麼事,儘可奏報上來,若無事,就可退朝了。”皇帝陛下說道。
“陛下,臣有奏!”
一名兵部侍郎出列,朗聲奏報:“陛下,上次北境大戰時,鎮守使鄭紅袖專斷驕橫,對屬下人等約束不力,出現亂兵搶糧、人浮於事等諸多亂象。
臣韓東亥彈劾斬妖司鄭紅袖!”
皇帝陛下微微一愣,轉首看向鎮北王李存冒,溫言問道:“北境戰事,鎮守使受你鎮北王約束、管轄,韓東亥奏報之事,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