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移動,交叉換步,側身正手,轉守為攻,強勢出擊——
種種跡象顯示著,小茲維列夫需要面對排山倒海的進攻,腳步切換之間就已經進入全面防守模式。
然而,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出手瞬間的一個握拍方式轉換,不僅隱蔽,而且突然,在本場比賽之中還是第一次,抽擊也就演變為切削,一個自上而下的高點下旋切放小球,徹底顛覆整個對峙節奏,對抗局勢被捲入風暴之中。
呼呼,呼呼……
“呃啊。”
小茲維列夫還是年輕,並且展示自己出色的身體天賦,急停急轉之後二次啟動,又再次急停急轉,完成一個漂移動作,硬生生改變移動路徑,切入斜線,又重新朝著自己正手位斜上方發球區衝刺。
可惜。
來不及,終究還是來不及。
高文的正手小球,又快又急,不僅卸力,而且強烈下旋,落地之後幾乎沒有什麼彈跳就已經兩跳。
死球。
“0:15”。
小茲維列夫無力迴天。
一拍接發球、一拍切削小球,高文站在底線附近,似乎毫不費力,就為這一分畫上一個完美句號。
小茲維列夫有些鬱悶,倒不至於沮喪或者憤怒,更多是對自己的不滿,因為他完全沒有預料到這一幕,這也意味著在攻防對抗之中自己完全落於下風,他以為自己掌握主動,但現在事實並非如此。
但是,沒有關係,小茲維列夫習慣性地咬著自己的項鍊,若有所思,轉身走回底線,思考下一分。
二區,一發。
外角。
又又又是壓制反手,但這次在二區,大外角發球本來就擁有先天優勢,時速186公里的發球犧牲了一定速度,直接就將角度完全撕扯開來,這就屬於典型的陽謀,即使被識破也沒有關係,實力壓制。
高文的腳步直接就被拉出單打線之外。
對此,高文並不意外,他知道小茲維列夫的發球能力,不僅有速度,而且有落點,這一批新生代球員裡,小茲維列夫的綜合發球實力能夠躋身前三,唯一缺點就是欠缺穩定性,經常容易出現波動。
現在,才剛剛開場,度過適應球場適應環境的短暫不穩定期之後,小茲維列夫的發球威力就慢慢顯現出來。
高文已經做好準備,腳步一蹬,身體就已經拉扯出去,依舊不慌不忙,因為腦海裡已經有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