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噢!
一發,下網。
現場,一片驚呼,明顯能夠感覺到空氣的緊繃,層層疊疊的壓力宣洩而下。
噓!
但緊接著,現場觀眾就自發性地發出提醒,嘈雜轉眼又消失,再次陷入更加緊繃更加灼熱的沉默之中。
心臟,幾乎就要無法承受。
“二區。”
“賽點上的二發,這是穆雷的機會。”
屈膝,蹬地,拋球。
砰!
伴隨著一聲清脆聲響,網球就從高文一端飛向穆雷一側。
內角。
又重新回到穆雷的正手位;而且,這次發球時速明顯降下來——
108英里(175公里)。
一時之間,無法確定這是怎麼回事,高文有意而為之的?亦或者是重壓之下的手軟?亦或者是避免雙誤的保守?
沒有時間細細思考探究,注意力完完全全集中在眼前的對抗上。
穆雷沒有受到影響。
二發,本來就必須搶攻,不管高文的發球效果如何,他都必須搶佔先機,否則,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穆雷的第一反應非常迅速,第一時間啟動,正手就已經開始引拍,緊接著,穆雷也注意到發球的時速。
其實,從接發球一方來看,發球時速的直接感受不會那麼明顯,因為測速器測試的是網球和球拍接觸瞬間的速度;但網球飛行過程中遭遇的風阻、落地之後遭遇的摩擦等等,測速器全部都看不出來。
所以,有時候,感覺球速一般,結果卻創造自己賽事的最快時速;有時候,感覺球速飛快,但測速器的數字好像也就那麼一回事。
真正讓穆雷警惕的,不是球速,而是彈跳——
可以明顯注意到,高文沒有發力,所以網球落地後的彈跳並不高,比普通二發的彈跳高度還要低一些。
警鈴,警鈴!
穆雷的正手已經出拍,卻很快就發現,擊球點比預期低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