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輕挑。
高文,側切。
這一個回合,全部都是技術,兩位球員的正面碰撞展現出網球的另外一面,然後他們就雙雙啟動。
那廂。
穆雷連續小碎步移動,他已經做好萬全準備,腳步的跟進非常及時,短短三次調整就已經順利到位。
並且,沒有停止,而是繼續朝著左側橫向移動兩個小碎步,從反手位轉移到正手位來完成這次接球。
高文的這一拍側切,切了一箇中路,明顯就是故意沒有撕扯角度,並且利用深區落點製造擠壓衝擊。
穆雷一看,相當於自己使用非常頻繁的一個戰術,無限靠近底線的擊球落點迫使對手必須擊打反彈球,但今天,高文處理這樣的反彈球出現數次掐斷呼吸的驚豔回球,現在則輪到穆雷面臨這個困境。
電光火石之間,穆雷就已經完成判斷和抉擇,相較於反手來說,正手處理更容易也更多變,所以他在有限時間的壓縮與衝擊之中,依舊持續移動,切換到正手位,沒有任何遲疑,右手就已經出擊。
伸手,提拉,跳躍。
穆雷也同樣拒絕後撤而選擇反彈球,但他的處理稍稍不同,動作有些彆扭,就好像馬戲團的小丑雜耍一般,整個人原地跳躍起來,並且將右手小臂的擊球動作提拉起來,用全身肌肉來完成這一次擊球。
看似彆扭的動作背後,實際上,穆雷是利用身體以及小臂的連貫動作完成帶動,並且在出拍瞬間手腕輕輕一撇——
滑板。
即使是反彈球,也依舊能夠依靠滑板甩拍的最後慣性力量將球速提升起來,製造出流星下墜的效果。
斜線!
小斜線!
準確來說,半挑半撇,穆雷再次展現高難度技術,正手的挑打製造出滑板效果,朝著高文正手位突襲。
儘管角度沒有完全撕扯開來,高文的中路回球還是限制住了穆雷對球場空間的利用;但穆雷的擊球依舊在速度和節奏方面形成壓制,網球化作一道芥末黃的流光,朝著高文正手位又快又疾地衝了過去。
呃。
高文,悶哼一聲——
急停急轉。
二次啟動。
當雙腳站在球網前面,這也意味著自己的攻防空間被壓縮,所有反應速度都必須跟上,對於身體以及擊球的控制力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則,即使大腦能夠跟上,擊球動作也不一定能夠完成執行。
前一刻,還在反手位高點側切。
下一刻,連續完成重心調整的腳步就已經朝著正手位橫向移動。
蹬!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