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進攻模式後,卻陷入一個盲點漩渦,進攻手法、線路、落點、節奏以及戰術組合,沒有能夠發揮出草地的特點,在體能下降、陷入危機的時刻,下意識就回到硬地的進攻套路,缺少細節的變化。
相反,穆雷在被動之中的防守就展現出自己對這片場地的深刻理解,依靠出色的防守質量完成限制。
這一分、這一局,穆雷確實給高文好好上了一堂草地課。
高文並沒有沮喪,反正比賽還沒有結束,不是嗎?
但是,穆雷沒有賣出破綻,在面臨體能極點的困境後,難以相信的是,穆雷對比賽的掌控力反而更上一層樓。
原因非常簡單,還是對草地的理解。
在體能極點的困境裡,不能純粹依靠力量或者速度形成對抗,穆雷就能夠找到更多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處理球;高文的處理則缺少新意,更多時候還是下意識地用硬地或者紅土的方式處理,藥不對症。
當然,高文的方法也能夠奏效,不至於被拉開差距,但穆雷的方法更加奏效,於是——
“6:4”。
穆雷,再下一盤,大比分再次超出,“2:1”領先。
前三盤,每盤比賽都是一次破發就決出勝負,兩位球員你來我往的較量依舊非常接近也非常緊繃。
完完全全符合預期,不愧是籤表出爐後,人們就最為期待也最為看好的一場對決。
也正是因為如此,進入第四盤後,兩位球員都更多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發球局裡,確保城池不失;但同時,伴隨著體能的下降,失誤難免增多,在自己的發球局裡也面臨更多危機,局面進一步焦灼。
在第四盤率先發球的穆雷,充分利用比賽規則,一直保持著比分的領先優勢,一次又一次地持續不斷將壓力推給高文;但兩位球員都緊咬牙關,分別挽回多個破發點完成保發,比賽一路膠著了下來。
前十局,沒有破發出現;並且,比分一直保持領先的穆雷也暫時沒有看到賽點,局面比前三盤都更加接近。
第十一局,穆雷挽救一個破發點後保發,再次將比分超出,“6:5”。
接下來,高文必須面對第二個非保不可的發球局,一旦遭遇破發,那就是全場比賽的結束,上一次危機,高文表現非常冷靜也非常出色,沒有面對任何破發點——也就是賽點,順利保發,緊咬比賽。
種種跡象來看,第四盤非常可能將進入搶七勝負。
然而。
穆雷,提速了。
足夠突然也足夠意外。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穆雷應該在前面提速才對,“4:3”的時候或者“5:4”的時候,這都非常合適。
但穆雷沒有,注意力始終在自己的發球局裡;現在來到“6:5”,人人都認為穆雷也不會發起衝擊,而是將體能和精力留在搶七里,等待搶七局來結束全場比賽,偏偏,穆雷就毫無預警地發起了衝擊。
於是——
“15:30”。
在高文沒有退路的發球局裡,穆雷領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