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攪局。
意外,卻又不意外,畢竟,這裡是溫布林登,高文躲過了第一次雨水攪局,但終究沒有躲過第二次。
因雨中斷歸來後,穆雷第一時間就調整了戰術和狀態,火力全開地朝著高文發動衝擊,整個打法非常具有攻擊性,從節奏到線路再到佈局,方方面面都能夠感受到賽會2013年冠軍對草地特性的瞭解。
當然,高文也不是善茬。
臨場應變、把握時機,這也是高文的強項,儘管並沒有能夠立刻適應場地,但高文依舊找到了辦法。
比賽重新開始後的第一個發球局,高文頂住穆雷的衝擊,挽救一個破發點,驚險保發。
然而!
隨即,穆雷就展現出自己作為巨頭的能力,持續提速、持續施壓,牢牢逮住高文沒有能夠完全適應環境和節奏劇烈變化的短暫視窗,巧妙利用比賽經驗的落差,打破雙方對峙的平衡,並且取得成效。
先保住自己的發球局,而後連續在高文的第二個發球局逼出破發點,儘管高文以精彩表現挽救了兩個,但終究沒有能夠挽救第三個,以一次正手提拉過剩的底線出界球送出發球局,陷入落後的困境。
——“6:4”。
憑藉著這一次破發優勢,穆雷先下一盤。
典型的草地比賽。
一切都發生得太快速;並且,發球優勢被放大,一次破發往往就將決定一盤勝負,特別是頂尖對決。
客觀來說,高文第一盤的表現,並不差,經過多場比賽的磨練,他也慢慢找到了草地比賽的手感,和穆雷的對決更是有來有往,兩位底線高手展現出攻防轉換的多個精彩回合,迎來一波又一波掌聲。
但是,經驗的短板終究還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哪怕已經是大滿貫冠軍,草地賽事還是需要從頭開始。
伴隨著比賽的推進,兩位球員都進入狀態,寸步不讓、刺刀見紅的正面對決也就迸發出強烈的火花。
第二盤,第七局,穆雷發球局。
穆雷出現體力波動,連續一發不進,高文敏銳捕捉到機會,逮住穆雷的二發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烈的拼殺。
這一局,格外膠著,穆雷錯過三個局點卻也挽救三個破發點,最後在第四個破發點上,高文以一記技驚四座的反手斜線回頭球迫使穆雷腳底打滑沒有能夠完成觸球兌現破發,結束耗時十一分鐘的這一局。
最後,同樣也是憑藉著這一次破發,“6:4”,高文將第二盤勝利收入囊中,大比分扳平。
第三盤,第三局,高文發球局。
其實,高文和穆雷都面臨體能考驗,兩位球員的擊球質量都有著明顯下滑,但這一局高文更加困難。
畢竟,作為發球一方,因為體能困擾而導致發球質量下降,這也就意味著接發球一方可以展開搏殺。
此時,對草地特性的理解差異,也就體現出來——
技巧和戰術,依舊是武器庫裡的那些,但什麼時機選擇什麼武器、什麼狀況選擇什麼方式則是關鍵。
在狹路相逢的正面對決裡,穆雷略勝一籌,儘管高文挽回四個破發點,但第五個破發點還是沒有逃過。
穆雷在被動防守裡展現靈活多變的回球處理,不斷暗藏陷阱、製造困難,牢牢限制住高文的進攻,並且尋覓到一個縫隙,一拍擊球出手就轉守為攻,依靠正手直線拿下制勝分,終於再次兌現破發點。
這一分,高文確實能夠感受到自己對草地的理解還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