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黑雲壓城的緊迫感,漸漸瀰漫。
納達爾在算計高文,高文也同樣在算計納達爾。
納達爾不得不防備自己的正手空檔,腳步才啟動,高文馬上就一拍輕推直線,又再次將納達爾拉回反手位。
直來直往,反手位的牽制,每次擊球手法都不同,整個回合的節奏也就漸漸滿溢位一種無形張力。
然後,就在此時——
毫無預警地,納達爾提速了,朝著右側移動的腳步明顯提速,不再是交叉換步的調整,而是踩著風火輪的衝刺。
警報!
高文第一時間拉響警報,一看納達爾的移動腳步馬上就全面戒備,從任何角度來看這都是一次側身。
當機立斷,高文左腿一蹬,就已經朝著右側竄了出去,甚至比納達爾的擊球出手還要更快一些。
砰!
納達爾全然不受影響,出手夠堅決夠果斷也夠強勢,連續透過小碎步完成側身之後毫不猶豫地下手。
側身正手,斜線,“insideout”,網球宛若流星一般鑽向高文正手一側邊線,浩浩蕩蕩地拉拽出一條尾巴,伴隨著納達爾的嘶吼和全場的驚呼,炸裂開來。
轟,雷霆萬鈞。
儘管高文準確預判,儘管高文提前啟動,但納達爾側身正手的威力依舊展現得淋漓盡致,迫使高文不得不提速、提速、再提速,呈現全力衝刺狀態。
狂風,呼嘯。
接近!
靠近!
迫近!
然而,高文完全沒有減速,保持著高速狀態,繼續衝刺,就這樣一路浩浩蕩蕩地朝著納達爾的進攻撞去。
速度產生的慣性、力量附帶的離心力,在衝刺的過程中,演變為轉體揮拍的加速度,正手就已經出拍。
一次撞擊,一次衝擊,一次爆炸。
因為高文知道納達爾側身正手的威力,也因為高文知道納達爾強烈上旋的威力……
如果只是規規矩矩地抵擋回去,不管是切削還是推擋,全部都在納達爾的算計之內,納達爾下一拍進攻銜接都不會錯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