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瞠目結舌,但一轉眼,瑞士天王也找回了冷靜,故意拉長臉,“你們要不要真正體會一下什麼叫做傷害?”
一邊說著一邊開始擦拳頭。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納達爾拆臺,“羅傑的拳頭是棉花拳頭,一點都不疼。”
費德勒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法!”
哈!
一片鬨笑!
氣氛,好不熱鬧——
此時,年終總決賽八強,正在泰晤士河之上的一艘遊艇聚集,他們前來參加賽事官方的宣傳活動。
遊覽、拍照、採訪。
一個小小的派對,作為官方正式宣傳,為年終總決賽預熱,等待派對結束後,接下來才是抽籤儀式。
於是,八位球員脫下運動服換上西裝,一個個西裝革履地出席活動,和平時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今年的八位球員全部都是老面孔,只有高文是首次贏得正賽席位的新鮮人,儘管去年以替補身份登場過,並且贏下一場比賽晉級四強;但今年的感覺還是不同,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也都是陌生的。
首發和替補的差異,大概就是如此——
雖然二者都參與了比賽,但整個感受和體驗還是不同。
去年,高文前來倫敦,純粹就是參加另外一場比賽而已,特別是特別的,卻也說不出具體的特別之處。
今年,從踏上倫敦的那一刻起,整個賽事的氛圍就已經不同,方方面面都在提醒著,這是特別的賽事。
一直以來,四大滿貫決賽也總是冠以“巔峰之戰”的名號,但事實上,年終總決賽才是真正的華山論劍。
整整一年時間裡,表現最出色最頂尖的八位球員,齊聚一堂,展開較量,角逐冠軍——
勝者,也就相當於武林盟主。
今年,尤其如此。
“四巨頭VS挑戰者”的主旋律貫穿始終,並且終於即將在舞臺迎來最後決戰,為賽季畫上最後的句號。
誰,能夠笑到最後?
不止是球迷,媒體記者也一樣好奇。
某種意義來說,甚至更加好奇,畢竟,這就是他們的工作,前來倫敦就是為了見證年度最後的決戰。
當八位球迷坐著遊艇瀏覽泰晤士河互相拍照的時候,在碼頭等待拍照的記者也沒有閒著,熱議不斷。
“諾瓦克,當然是諾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