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阿古特沒有一項特別突出的強項,卻也不會輕易暴露漏洞,甚至具備隨時展開反擊的能力。
所以,高文需要僵持住對抗的強度,更耐心地周旋,一直到機會出現再出手,打破平衡的時機非常重要。
其實,高文非常期待這場比賽。
如果是戈芬的話,攻防轉換會非常快,整個比賽節奏也會特別快,底線回合的僵持風格就不太一樣。
但現在高文更加迫切需要的是透過回合周旋打磨出來的狀態,包括手感、戰術、防守等等不同方面。
從戰術層面來說,阿古特確實是更加適合的對手;當然,阿古特同樣不可小覷,任何一點僥倖心理都可能成為阿古特扭轉局勢的機會。
人們看到戈芬中暑抽筋退賽,保送阿古特晉級;但高文看到阿古特全場持續保持壓力,給戈芬帶來巨大沖擊,劇烈消耗過後,在第三盤才遭遇危機,最後更是陷入中暑困境。
阿古特並不是真正的躺贏。
高文期待這場比賽,因為阿古特確實是一個危險對手。
三十四拍。
轉眼,拍數回合就已經朝著四十邁進。
在觀眾看來,無效擊球比較多,也就是過渡球;但高文明白,對抗和僵持一直在進行,兩個人都在博弈。
下一拍,阿古特就逮住機會,非常突然地選擇側身,其實不是那麼好的進攻機會,但阿古特攻防結合的能力就在那裡,哪怕是一條縫隙也會轉守為攻。
反斜線。
阿古特瞄準高文的反手位邊線錘擊,主動發力的“insideout”橫穿球場,落在邊線附近並且持續外旋,儘管力量一般,但角度瞬間就被徹底撕開。
高文正在準備回防的腳步去而復返,急停急轉之後重新拉回雙打區域,突然之間就改變擊球手法——
此前,雙手反拍都是平擊、抽擊等等,以力量為主,但這次,高文毫無預警地就選擇了反手切削。
其實,類似的擊球,在過去三場比賽裡就可以看到,這就是經過紅土和草地打磨之後,高文的全新武器,不僅用來改變回合節奏,而且對於力量、速度、落點的控制也能夠重新組織回合的空間利用。
這一拍球就是如此。
如果選擇抽擊,因為揮拍空間和擊球點的限制,阿古特的擊球不僅外旋而且落地之後彈跳特別高,高文就必須在頭頂附近完成擊球,最後回球線路選擇就相對有限,這也是阿古特的目的——
他也不期待著自己一拍就能夠形成制勝分,而是為下一拍擊球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