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踉踉蹌蹌地,高文的腳步已經達到極致卻依舊趕不到,差一點點,就是差了一點點。
不管如何,必須承認的一點就是,小茲維列夫確實天賦出眾,底線擊球的球質非常出色,哪怕現在只有十七歲也已經達到職業水準,長多拍的回合球之中確確實實能夠壓制住高文。
看看這一球就知道了——
明明高文的預判全部正確,小茲維列夫的擊球線路沒有任何新意可言,但高文的回球還是一步一步陷入被動,就好像深陷流沙一般,沒有感受到危機的來臨卻已經悄無聲息地泥足深陷。
一次。再一次。
每次都是高文用雙腳去追趕網球,然後到位率就越來越低,被動的感覺是一點一點悄無聲息累積起來的。
這就是小茲維列夫擊球能力的體現。
簡單來說,如果高文沒有能夠展開反擊或者主動求變的話,僅僅是打實力球,小茲維列夫會成為勝利者。
但不要忘記了,競技體育沒有那麼簡單。
就如同半決賽對陣斯塔霍夫斯基一樣,如何在實力球落下風的局面之中打球,這對高文來說並不陌生。
踏踏踏。
高文的速度已經提升到了極致,但是在預判正確的情況下,到位率依舊差強人意,根本沒有引拍的空間,揮拍動作完全來不及做,在腳步沒有到位之前,就只來得及用雙手反拍撈了一個月亮球起來。
沒有旋轉、沒有力量、也沒有控制,極度被動下起高球。
下一秒,高文就已經看到小茲維列夫第一時間進入場地,198厘米的身高站在球網前面就如同一面巨牆,封堵住了所有角度,完全舒展開來的手臂在縱深高度也能夠覆蓋將近一層樓的區間,密不透風。
嗖!
網球高高劃出一道拋物線,卻終究沒有能夠越過小茲維列夫的頭頂。
過頂高壓!
小茲維列夫注意到高文的月亮球弧線拉得非常飽滿,差一點點就要突破自己的封鎖,他往後退了大半步,做了一個後撤步的起跳動作,在自己頭頂上攔截到了網球,一個自上而下的高壓扣球就完成了第五次發力。
砰!
小茲維列夫強行發力,也不管需不需要,此時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打出氣勢,他需要把整個氣場開啟,所以就再次把力量全部釋放出來,其實後仰動作並不適合發力,然而年輕氣盛的小茲維列夫依舊蠻不講理地完成發力。
轟!
網球直接砸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