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得接著鄉試,鄉試考過了才是舉人,中了舉,那可了不得,在整個府,那都是場面上的人!
范進中舉,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舉人可以到京師參加會試,也可以直接做官,像海瑞、羅炳忠一樣。
中了會試頭名,叫會元,會試考完了,大多數功名都比較穩當,吳敬那種行為已經非常冒險了。
殿試頭名才叫狀元。
吳敬在貢院艱難的度過了三天的時間,他一直惶惶不安。
過了會試之後,貢士們,都會接到貢院裡住著,等待放榜。
胡濙突然帶著人衝進了貢院裡,把每個人都扔進了盥漱房,裡裡外外洗了個乾淨,今天又要面聖了,要給他們沐浴更衣。
“快點快點!”胡濙催促著貢士們,領著他們向著承天門而去。
胡濙的精力極為充沛,他最近在醫學之道,又有了精進。
尤其是太醫院的陸院判和欣院判,兩位院判在醫道之上高歌猛進。
胡濙最近和陸子才、欣克敬走的比較近,是人人皆知的事情,胡濙並不好奇陛下到底吃幾碗飯,那是找死,胡濙有恭順之心。
胡濙只是本著一個醫學生的態度,在求教。
孔夫子曾言,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但是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胡濙可以。
他最近在給陛下準備萬壽節的賀禮,他寫了一本醫學長卷,打算獻於闕下,結果這書還沒寫完,奇書獻於闕下的頭功,就被吳敬搶了先。
胡濙生氣嗎?
一點都不,因為吳敬,就站在了胡濙的身邊。
胡濙精神奕奕的說道:“某告訴你啊,不要緊張,陛下又不吃人。”
“別聽坊間亂傳,你看你在奉天殿內,把陛下叫住,不僅沒有壞事,還有還有好事發生。”
“你抖個什麼勁兒?”
吳敬是非常緊張的,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行為多麼大膽,所以到現在腿還在打擺子,當時就是腦門一熱。
但是似乎京師的朝廷上袞袞諸公,對吳敬頗為滿意。
于謙不在京師,能勸得動仁恕之道,還有誰?
陛下不開心,他們日子就難熬,他們就得擔心,會不會被拉倒菜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