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朕就是亡國之君> 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 (1 / 4)

各地工匠的勞動報酬不太一樣,但是大抵是相同的。

就像是北方的糧價為四錢銀,八百飛錢、二百八十文大錢一石,而南衙的米價會稍微賤一點,但是很有限,大約三錢銀一石。

朱祁鈺對於工匠的勞動報酬,年收入大約在二十銀幣左右,北方略高於南方,均低於京營軍士待遇。

京營軍士、兵仗局的銀匠的勞動報酬都是最豐厚的。

“我們的船是不是該稍微造的小一些,瘦一些呢?”朱祁鈺提到了一個問題。

大明的主要南洋戰艦都是兩千五百料以上的大寶船。

四百料戰座船乃是二桅,船頭至艄尾共8.95丈,船身中部闊1.65丈,中部船面建有艙棚,舷側有牆雉,可向外射出箭鏃和鉛彈,兩側牆雉掛有碗口銃,以帆布遮雨,塗油防鏽,船艄艙面有望亭,瞭望海面。

這種戰船的長寬比為5.42:1。

而封舟,也就是專門用於冊封、承載聖旨的船舶,長44丈4尺,闊18丈,長寬比為2.46∶1,如果畫在圖紙上,就會發現封舟就像是個盒子。

即便是稍微小一號的寶船,長寬比也接近2.8:1。

朱祁鈺接著說道:“誠然,寶船高大如樓、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能行於順風順潮迴翔等等優點。”

什麼叫做犁沉之?

大明的寶船在海上,就如同車輾螳螂,鬥船力而不鬥人力,迎面走過去,小船就沉了。

那些藩屬國的小舢板們,看到山一樣的龐然大物迎面而來,就一個字,怕。

“但是缺點也一樣的明顯,惟利大洋不然多膠於淺窄、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無風不可使難以操持。”

缺點也十分的明顯,只能在大洋上行駛,不能入窄小的海峽處,人力不能驅動只能靠風,而且最主要的是轉向困難。

大明寶船的舵杆高達三丈,十一米長,這麼長的舵杆,依舊無法完成轉向,還需要設定兩舷和艉部旋轉長櫓,輔助轉向。

“胖船”的好處很多,壞處也很多。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瘦身,最多也就是4.52:1的地步,再小就太胖了。”

工部尚書石璞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陛下兩千料的船長約二十丈,中闊四丈四尺,長寬比為4.43:1,這也是前兩次,下西洋和南洋船隊的主要船型。”

“有圖嗎?”朱祁鈺問道。

石璞點頭抽出一張紙說道:“有。”

朱祁鈺拿過了那張圖紙看了許久,又看了石璞一眼,石璞雖然平日裡蔫不拉幾,不聲不響,從來不表態,但這張紙十分的白淨,證明是新畫好的,可見是早有準備。

兩千料船的排水量大約在一千噸左右,轉向靈活,有六桅九帆八旋櫓,亦有牆雉、火炮的安置位。

有隔艙板與船殼板用扁鐵和鉤釘相連,如果一個艙室漏水,立刻放下隔艙板,可以有效防止寶船在海上沉沒。

“這不挺好的嗎?既滿足了遠洋需要,又滿足了作戰需要,為何後來廢置了呢?”朱祁鈺將草稿紙遞了回去。

大明的船本身很瘦,怎麼長胖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