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國賊> 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不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不公 (1 / 2)

“薛閣老怎麼了?劉部院快快請起,本伯可當不得你的大禮啊!”

李興之也是有些疑惑,雖然他知道崇禎朝內閣首輔是個高危職業,畢竟十七年換了十九個內閣首輔,但是這會畢竟是剛剛剿除了張獻忠,按理薛國觀的位置應該還是穩妥的。

“據京師傳過來的訊息,薛閣老因九蓮菩薩案,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禮部主事吳昌時趁機彈劾薛閣老受賄,皇帝雖然不置可否,但是襄陽行營的楊嗣昌又有密奏送至京師,如今皇帝正令五府九卿科道諸官詳查,由吏部尚書傅永淳等人主管此案,下官仿徨無計,只能來求蓬萊伯了。”

劉理順是薛國觀的門人,若是薛國觀有事,自己雖說外放為官,不一定會受到波及,但是這仕途想要再進一步恐怕就難了。

“九蓮菩薩廟不是萬曆皇帝生母李太后所建嗎?這和薛閣老能扯上什麼關係?”

李興之也沒有想到薛國觀下臺的導火索居然是因為鬼神之說。

“蓬萊伯,據可靠訊息,田貴妃幼子朱慈煥在彌留之際,口中呼喚,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未幾便夭折了,陛下對此事是深信不疑,遂罷了勳貴捐納的聖旨,由於是薛閣老提出的捐資納餉的建議,故此對恩相頗有不滿,吳昌時等人又趁機落井下石,大太監王德化也煽風點火,閣老的處境是愈加不妙啊!”

“荒唐,國之大事,豈能因一小兒夢癔之言所荒廢,遼東軍情如火,關中饑民遍地,不捐納助餉,是坐看錦州淪陷嗎?”

李興之一臉憤慨,心中則開始默默盤算起來,自己如今坐擁八萬大軍,若是藉助薛國觀之事發動兵諫,勝算能有幾何?

“可不是嗎!據禮部侍郎蔡奕深給下官的書信,楊嗣昌和陳新甲二人正極力勸說陛下加派,以維持錦州戰局,這張獻忠剛剛剿滅,一旦加賦,那中原的流民還不趁機鬧事,這是要亂了我大明的根基啊!”

聽了李興之的話,劉理順心中略微安定了一些,自己在山東,李興之坐擁數萬大軍,那自己的安全卻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薛閣老的事,需要五府和三法司共商,想來暫時也不會有事,劉部院既然到了萊州,且隨本帥校閱下講武堂的學生軍,再作計較,而且本帥此時上表替薛閣老鳴冤,豈不是給了他們中傷閣老勾結軍鎮的藉口?”

李興之安慰了劉理順一句,再次對呂輕侯下達了軍令,事有輕重緩急,畢竟朝廷精銳尚在京畿一帶,靖北軍又剛剛擴編,部隊的整訓還需要時間,所以這個時候還是靜觀其變最好。

“唉……如此本部院就隨李帥校閱這些學生軍吧!”

劉理順也覺得李興之說的在理,死道友不死貧道,左右要倒黴也是薛國觀和蔡奕深他們先倒黴,自己這個外放的巡撫只要能得到山東鎮的保護,就算波及此事,朝廷也拿自己沒有辦法,所以他打定了主意,自己這次就呆在萊州不走了。

“喏!”

呂輕侯再次領命,匆匆下了將臺,整個學員去了。

各班的教員收到大帥欲校閱這批剛剛入學的學員時,即令所有的學員的學員按班整隊步入校場。

當看到這些學員一個個高喊著“不畏生死、服從指揮、效忠大帥、誓滅東虜”的口號進入校場時,李興之笑了,種子已經播下,總有生根發芽的那一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