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鬱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南都規模宏大,一共有四重城垣,分別是宮城、皇城、京城、外廓。
其中京城的城牆周長近七十里,東傍鐘山,西據石頭城,南憑秦淮,北控後湖,用巨大的條石砌基,用巨磚築成,規模恢弘雄壯,十分堅固。城基寬約四十五尺,最寬處達九十尺,高約六丈,有垛口一萬三千多個,窩鋪二百座,城門十三座。
外廓周長約一百三十里。傳說朱元璋造好京城以後,就帶著他的兒子們登上鐘山觀察都城的形勢。他們發現宮城離鐘山太近,如在山上架炮,皇宮很容易被擊中,而且還有一些重要制高點,如南面的雨花臺和北面的幕府山留在城外,對城防非常不利。
於是,朱元璋又於洪武二十三年下令建造外郭城。
這座外郭城主要是利用應天府城外圍的黃土丘陵築成,只在一些防守薄弱地段加砌一部分城牆,並開設城門十八座,所以俗稱“土城頭”,將鐘山、雨花臺、幕府山、玄武湖等戰略要地都圈進了城牆裡面。
李興之兵臨八卦洲,南都的勳貴們是聞風而動。
南都的勳貴們,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已經延續了三百年,只不過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朝政漸漸被文官集團把控,勳貴們就變得跟大明的宗藩一樣只能欺壓百姓,聚斂財物,雖然一個個富的流油,但是卻沒有什麼實權。
李興之,北戰韃虜,生俘雙王,著實令這幫人渣與有榮焉,畢竟李興之可是朝廷明旨授封的蓬萊伯,也算是勳貴的一員,而且是手握重兵的勳貴。
這次李興之提兵湖廣,擒殺了困擾大明朝廷十餘年的張獻忠,京師已經傳來訊息,皇帝有意加封其為蓬萊侯,甚至還想將福王郡主下嫁給李興之。
勳貴們雖然混賬,但到底是公侯世家,這點眼力見還是有的,當今皇帝對李興之甚是倚重。
如今東虜兵圍錦州,朝廷正籌集大軍準備行師遼東,李興之回師山東,說不得又要出征。
誠意伯劉孔詔屈指一算,李興之能以三千兵大敗四萬東虜,生擒偽清鑲紅旗旗主,成親王嶽託,從八卦洲江面上船隊的數量來看,李興之手上起碼有四五萬雄兵。
三千打四萬,那四萬不得打五十萬東虜?
這一仗有李興之出征,打東虜還不是跟玩一樣,若是李興之再建功勳,甚至一舉打下瀋陽、遼陽,那這公爵之位還不是唾手可得?
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李興之又抵達了八卦洲,和南都一水相隔,那大家自然要聯絡聯絡感情了。
忻城伯趙之龍、魏國公徐久爵、保國公朱國弼、誠意伯劉孔詔、臨淮侯李祖述、靈壁侯湯國祚等人是聯名給在八卦洲駐節的李興之下了帖子,由誠意伯劉孔詔親自乘船相請。
“魏國公請本帥去秦淮河赴宴?”
李興之看著笑眯眯的劉孔詔,就是一臉疑惑,自己和這幫人渣不熟啊,再者自己是賊寇出身,這幫高高在上的勳貴後人,怎地會折節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