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朝廷請旨授封左元為平賊將軍,這是李興之的陽謀。
左良玉已經死了,朝廷斷然不可能將平賊將軍授封給一個無兵無權的三歲幼童,如今國庫空虛,平賊將軍這樣的朝廷名器肯定是要用來籠絡賀人龍這樣的大軍頭,好讓他們有利可圖,為朝廷平勘定亂。
如此左部官兵必然會將對靖北軍的不滿之心轉移到朝廷那邊去,不過這事還要等到朝廷明旨下來,據李興之估計在大軍抵達萊登後,這次剿滅張獻忠的敘功聖旨才會明發天下。
對於投降的左部軍官和獻營的賊首們,李興之本來預備在戰事結束後就要召見他們,然而四川巡撫邵捷春趕至萬源,打亂了李興之的計劃。
故此在大軍抵達夔門後,李興之即將這些降將們請進了自己的坐船之上。
左良玉所部和獻營,屢次大戰,雙方乃是生死大敵,現在居然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這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
當然他們為了不引起尷尬,李興之還是做了安排的,獻營的將領和左部的軍官是分左右而坐。
李興之環顧一眾降將,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歸降本帥也有些日子了,本帥一直公務繁忙,未曾顧得上諸位,待到了萊州,本帥定然擺酒給諸位賠罪!”
“末將等不敢!”
雖說官軍和農民軍不對付,但是一眾將佐還是異口同聲地向李興之拱手行禮,畢竟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諸位將軍不必客氣,本帥也是賊寇出身,雖說做了明朝的伯爵,但是卻沒有這麼多虛禮。”
李興之端起茶盞,淺啜了一口又繼續說道:“前者爾等份屬敵對,但是在本帥看來,朝廷不仁,你們造反本是天經地義的事,官軍拿著朝廷的錢糧,剿你們更是理所應當,但是爾等既然入了我靖北軍,那就要按我靖北軍的規矩來。”
“敢問蓬萊伯,這靖北軍具體的軍規是什麼?”
金聲恆到底和李興之有一面之緣,當下起身諮詢起來。
“這個且不忙,你們放心,本帥絕不會削了你們的兵權,我靖北軍的編制乃是十人為一什、百人為一局,五百人為一隊,五千人為一鎮。”
“這次收編的三萬八千軍,按我靖北軍軍制,將整編為七個鎮,軍中的鎮將和副將將會由你們出任,其餘的隊官和局官也會從你們的總旗和頭目中挑選。”
“一個鎮五千人?那豈不是比有些地方的總兵還多?”
金聲恆一臉的不可置信,其餘孫可望、劉文秀、王得仁、惠登相等一眾將佐皆是呼吸急促。
這年頭,有兵就有權,若是蓬萊伯真能給自己這麼多軍馬,那跟了他也不算吃虧了。
“敢問大帥,咱們靖北軍原先有幾個鎮?每個鎮的兵種分配可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