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兄弟,只要你實心任事,本帥不會虧待你的,過幾日,軍情司大使李有才入京,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和他協商嗎!”
馬三德是跟隨李興之起事的潑皮無賴之一,親信中的親信,錦衣衛這個朝廷的耳目,李興之可不敢假手他人,自己人用起來才放心。
“末將,領命就是!”
李興之話都說道這份上了,馬三德也知道此事已成定局,只得硬著頭皮領了軍令。
“張邵謙、劉文秀,你二人可從密雲兵、關寧軍以及京營中抽掉五千兵馬補充至軍中,目前朝局未穩,便由劉將軍駐守內城,張將軍駐守外城吧!”
“末將領命!”
張邵謙和劉文秀連忙出列,領了李興之的將令。
“尚可喜,京師緊臨運河,通州作為京師的門戶和漕運碼頭,至關重要,本帥有意你部駐守通州。”
“末將領命!”
尚可喜哪敢不聽,相反現在他對自己投奔李興之的決策慶幸不已,他實在沒想到,看似固若金湯的京師居然被李興之不費吹灰之力就打了下來,不出意外的話,從此這大明朝的主事人就是這狗日的小李賊了,自己跟著他混,可是比跟滿洲韃子強多了。
“唐通、高第聽令,你二人在京營和勇衛營中精選五千兵,改編為靖北軍第七鎮,高第為鎮將,唐通你副之,其餘將佐,你二人可協商一下,送本帥批閱即可,待整軍完畢,可前至遵化駐紮。”
歷史上的唐通和高第雖然投清,但都是情有可原,加之投清後也沒有做什麼傷害中原百姓的惡事,李興之認為用此二人為將,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大都督,末將,末將想問問這鎮將和副將是什麼職司。”
唐通和高第新降不久,對靖北軍軍中的體系並不清楚,這會皆是眼巴巴地看向李興之。
“我大明軍鎮,內地一鎮總兵有部下三千人,你們就把這鎮將和副將看成是大明的總兵和副總兵吧,遵化距離山海關不遠,你二人到任以後,務必加固城防,克盡職守,以防吳三桂反覆,稍後本帥會命人在遵化周左修建幾座堡壘,以為京師屏藩。”
“末將等多謝大都督栽培,有末將二人在,遵化定然穩如泰山。”
聽了李興之的解釋後,唐通和高第均是鬆了一口氣,在通州被李興之迫降後,他們只以為,這次能保住一條命就不錯了,誰曾想到,李興之不光沒有處置自己,反而保留了自己的軍職,還讓自己繼續領兵。
“好,有唐將軍和高將軍的承諾,本帥就放心了,你們放心,只要你們實心任事,本帥不吝封爵之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