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指的便是蠻力,人下之人,只會一昧蠻幹。
所以每遇事情,順著規律而行的人,便是上人。
用技巧的乃是中等人,而用蠻力便是下等人。
你可明白。
受教了,佛三枯雙手合十,朝著妙成龍施禮。
緊接著,又有其他人問了一些術與道的問題,以及以道馭術的論證。
但這些一一被妙成龍透過形象的比喻,解釋清楚。
蘇洵由衷的佩服妙先生。
什麼問題,到了他那裡,似乎都簡單,三言兩語便可說的清楚。
堂下的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不自覺的陷入其中。
良久,整個屋子裡,便是相互辯論。
恰在此時,屋外走進一人,哈哈大笑道:“妙師兄多年未曾入世,這一入世,一番妙喻卻讓世人驚歎連連。”
聲音而至,人影緩緩走來。
眾人停止辯論,打量著來人
此人,高約七尺有餘,虯髯紫發,手持拂塵,身披紫霞道衣,一幅仙風道骨的模樣。
虛真師弟!妙成龍打量著道人。
他當即走下臺階,激動的走到道人的身旁,給了道人一個熊抱。
那道人也是輕輕的拍了拍妙成龍的肩膀,道:“師兄,這裡還有後生看著呢?千萬別失了禮數。”
無妨,你們不是外人,都是我的弟子。
良久,兩人方才分開。
與師弟闊別良久,我們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見面,妙成龍感慨道。
虛真點了點頭,道:“那封書信,師兄終究還是用了,這麼說,你肯回到這裡。”
妙成龍長長的嘆了口氣,道:“終人所託罷了,在說此地就算無我,也沒有什麼損失,不是嗎?”
虛真微微一頓,嘆道:“看來師兄還在為那件事情耿耿於懷,即使過去那麼多年,你依舊無法釋懷。”
妙成龍的眼中帶著一絲黯淡之色,沉聲道:“沒有什麼釋懷不釋懷,倘若我沒有想通,便不會持你所書,來到此地。”
不談這些了,你我師兄弟重聚,當痛飲幾杯才是,妙成龍轉移話題道。
好極,好極,虛真道人撫掌笑道。
妙成龍掃視了一眼諸多弟子,當即開口道:“你們且在這裡討論一番,到了傍晚時分,便可散去。”
他囑託眾人一番後,便跟著虛真走出了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