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偶一回頭,望到身後那一棟一棟,木質的小樓,顧謹言忽然怔了一下。
“樓!”
他終於想起,自己那日,為何在漩渦奇境中,看到“漢陽”二字,會覺得熟悉了。
因為有一首詩,就叫《黃鶴樓》。
而且,這是一首千古名詩,其中就有兩句,名叫“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後來,這首詩還被改編成了歌曲,在經典詠流傳中演唱,而最讓顧謹言喜歡的,恰恰就是這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簡直百聽不厭。
難怪顧謹言總覺得漢陽這兩個字熟悉。
原來漢陽對面,就是黃鶴樓啊,這可是千古名篇,一旦寫出,只怕能震驚天下。
只是可惜,現在還不到它出世的時候。
因為顧謹言,還沒有機會踏出北海,更沒機會前往黃鶴樓。
不到黃鶴樓,直接把這首詩寫出來,那不叫揚名,那叫作死,而且時間不對,地方不對,味道不對,可能糟蹋了這首詩。
於是顧謹言下定決心,以後有機會,不管為了什麼,黃鶴樓也是必定要走一遭的。
裝逼,不是,人前顯聖的事,哪能少得了這首詩。
……
回到南三號士舍,郭興揚,宋時彥,張寶歡三人還沒回來,畢竟老師雖然走了,課程可還沒結束。
眾人可不敢如顧謹言那般輕易翹課,畢竟他是被老師帶走的。
誰也不能多說什麼。
看著空蕩蕩計程車舍,顧謹言走到床榻邊解下琴盒,放置於床榻一側,然後自己脫掉靴子,上床盤膝坐下,開啟琴盒,然後小心翼翼將雁響琴捧了出來。
將其橫置於膝,顧謹言深吸一口氣,再次彈響了‘單父曲’。
這一次,有了陽伯清老師的解說,顧謹言對於琴中深意更有了解了。
這就是一首聖道教化之曲,聖人弟子宓子賤使用琴曲,教化單父縣的父老鄉親,將紅塵萬丈所有事情,都融入了琴聲中,身不下堂而單父治,這就是琴曲治世的經典一幕。
而知道了這一幕,再彈此琴,感受就截然不一樣了。
更多的紅塵氣息,從琴絃之上繚繞升起,瀰漫成煙,這些氣息凝聚成成千上百的小人,或下地勞作,或樹下休憩,或照顧小兒,或牙牙學語……
世情百態,人情往來,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