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江夏就像是個學生一樣乖乖上課,沒想到,之前還是老師,這會兒身份就成了學生,人生的變化當真是無可預料。
聽到及川繁三郎的講述,江夏才發現,調味品的配置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每一種型別,都有規定的基本料,而不是說,隨便把各種材料混在一起就可以。
川鍋醬,又稱為火鍋底料,就規定了其基本的組成,幹辣椒,豆瓣,老椒,花椒,豆豉,牛油,植物油,茴香,桂皮,香葉。
然後調味品的配方研究人員,會對這些材料的量進行調整,嘗試,最後得到一種口味比較穩定的量化配比方案,已經制作工藝流程!
這一個過程,極其漫長!因為需要嘗試的次數太多了,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就是不停地嘗試!
當然,這也不是說,就不能去設計一種新的醬料,不按照31種組方形態的規定來。
但是,設計新的,意味著你就沒有了之前所有前人的經驗,完全成了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者。
這就更加困難了!
要知道,跟著31種走,你都不一定能配出來,何況是自己研究。
然而,這也正是及川繁三郎正在進行的研究!
江夏嘗試到的那種奇怪醬料,就是他研究的產物!
“及川老頭,你為什麼會想要自己去創造一種組方形態啊,這完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吧。”
江夏有點不解地問到。
“你不懂,對我們這種人來說,在別人的框架裡面做研究,總是不得勁,所以,研究到最後,都是想要把這31種變成32種,這也是我們這一行的最終追求。大概就和你們廚師想要製作出一道獨一無二的料理留給後人的心態一樣。”
及川繁三郎想了想,回答到。
製作新配方,首先就要對能夠利用的所有材料的特性和味道瞭如指掌,然後,要有一定的想象力,比如,桂皮裡面加入芝麻是什麼味道,尋常人根本想象不到,只有這些研究了一輩子的人,才有了這樣的經驗。
基於這一點,他們會去設計配方的材料構成,設計好了構成以後,接下來就是嘗試,不停地調整每一種材料的用量,來達到他們腦海中想象的那個味道。
這種用量,精確到克,甚至是更加微小的單位。
“我要去做一波我的新配方了,到時候,你要幫我試驗味道,這是我們說好的。”
老頭說到。
“基礎知識,需要慢慢地學習,那邊有材料,我去做新配方的時間,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要不,就從你最熟悉的川鍋醬開始吧。”
及川繁三郎指了指旁邊的廚房,裡面除了正常的廚具意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儀器,調味品研究師的‘廚房’和廚師完全不同,很多工具,江夏也只是前世在抖樂的影片號裡面見過。
聽了這麼多,江夏自己也是想要親自動手試試了,畢竟,實踐動手可比單純地聽課有意思多了,在任何行業,都是如此。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