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皇太極才能先擊察哈爾,再徵朝鮮,打破四方封鎖的困局。
在多爾袞看來,他會比皇太極做得更好,因為這些都沒有太大的難度。甚至於,在征伐朝鮮的時候,還遭到了東江鎮的奮力抵抗,損失不小。
但現在,多爾袞面臨的是地獄難度的困難,只是東江鎮,已經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儘管林丹汗再次被他派出精騎逐出故地,但作用極其有限。察哈爾部依然在薊鎮、宣大邊外活動,依舊能封鎖後金與明國走私商人的聯絡。
至於朝鮮,雖然還未撕毀盟約,但在實際上,已經斷絕了通商,使得建虜獲取物資的渠道幾乎完全斷絕。
嗯,還有一條渠道能夠獲得象絲綢、棉布之類的商貨,那就是透過蒙古人與東江鎮的馬市交易。
多爾袞早就知道這件事情,但卻沒有加以制止。因為,他們也能從中得到些物資。
只不過,東江鎮這邊限制得很嚴,後金從中得到的並不多。但少歸少,總比沒有強。
多爾袞也知道這是飲鳩止渴,相比於絲綢棉布,戰馬牲畜對於東江軍的實力更有提升作用,更有戰略價值。
但他也知道,不僅後金需要這些物資,蒙古人也需要。如果強行禁止,勢必引起蒙古人的不滿。
再說,想禁止也很難。盤錦不行,還有錦州。沿海那麼長,東江鎮總能找到與蒙古人交易的地點。到那個時候,後金想從中分潤,都不可能了。
輕撫著額頭,多爾袞感覺壓力重重,直覺得前途暗澹,可冥思苦想,卻又找不到解決之道。
就現在而言,東江鎮即便是得不到明廷的支援,也能長期與建虜抗衡,並佔據上風。
所以,除非是東江軍內亂,或者起了異心,不想與建虜死戰到底。就象李成梁那樣,養寇自重,才可能減輕對後金的壓力。
但現在看起來,東江鎮根本沒有這樣做的跡象。特別是後金與毛文龍、郭大靖等東江諸將的仇恨,那可不是能夠輕易化解的。
“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麼知道呢!”多爾袞睜開了眼睛,覺得不管什麼辦法,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妨去用。
還應該派人嚮明廷示弱,不說是議和,只說願退回建州,回覆到叛明之前的狀態。
說不定,明廷為了省錢省事,會讓東江軍停止攻勢,給後金爭取到喘息之機,也給明廷與東江鎮造成裂痕。
“啟稟汗王,冷格里在外請求覲見。”侍衛入內稟報,打斷了多爾袞的思緒。
不悅地抬起頭,多爾袞斥道:“讓他滾回去,本汗王正處理國家大事,沒時間管他的破事。”
冷格里乃是正黃旗下的將領,算是皇太極的親信。因為隨豪格留守沉陽,才倖免於難,沒有遵化喪生。
多爾袞也知道冷格里來找自己是為了什麼事情,不過是告狀罷了,此事還要追朔到阿敏征伐朝鮮。
當時阿敏所部雖然損失不小,但也算得勝還朝,還搶掠了很多的財物,以及一些朝鮮婦女。
其中有一位朝鮮美女,阿敏十分看好,便想要私自留下。但這是不合規矩的,遭到了濟爾哈朗和杜度、阿濟格的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