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自己與親人們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改變。興許還會因為多了張嘴,而更加地難以餬口。
這個道理,自己曾經反覆想過。但今天觸景生情,竟一時給忽略了。
建虜,都是建虜害的。
楊大滿咬緊了牙,恨不得現在就去殺建虜, 恨不得東江鎮現在就大反攻,把建虜滅了,把自己的親人,以及所有建虜統治的遼人解放出來。
“要是明年還能豐收,估計也能讓個人家養豬了。”戰友們的話題還沒離開大肥豬,實在是缺的時間太長了。
是的,再來一次豐收,養豬是沒有問題的。參加過軍屯秋收的楊大滿,對此有著準確的判斷。
自己已經有了十畝地,就是留給親人的,讓他們吃飽穿暖,跟自己一樣。儘管,這只是希望,但卻是支撐楊大滿的動力。
楊大滿翻身坐起,插話道:“其實,養豬用不了多少糧食,餵豬草,就是養的時間要長一些。”
“光餵豬草不行吧?”有人疑惑地說道:“總得加點剩飯剩飯的。”
“要是有十畝地,三口之家的話,總會餘出些餵豬的糧食。”楊大滿說道:“就說土豆吧,煮熟了餵豬就很好。”
“有二十畝地的話,就要養頭牛,三口之家才能耕種。”
戰友們談論得熱烈起來,已經不限於大肥豬, 還有那壯碩的耕牛。
百分之九十的戰士都是出身農家,田地就是他們的追求, 就是家人能吃上飯的依靠。
收復金州,已經讓大多數人的夢想成真。但這只是開始,只是溫飽。十畝算什麼,要二十畝,五十畝,上百畝,越多越好。
有希望,才有動力;沒有了奔頭兒,就躺倒聽天由命。
金州的光復,以及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給了東江鎮軍民實現希望的機會,也給了他們更大的動力。
對於軍人來說,南關防線是他們必須要守住的。因為,這不僅僅關係到他們的生死和戰功,還有他們要全力守護的親人、朋友。
…………………
大連。
雪下得不如南關大,只是紛紛揚揚地落了薄薄一層。
阿秀坐在炕邊,縫製著襪子,給自己男人準備的, 已經做好了十幾雙, 可她還嫌不夠。
藤野英在小炕桌旁給蓉兒講著書,教她在識更多的字。
蓉兒卻有些心不在焉, 不時瞟向縮在炕頭的兩隻小貓咪。那是她偷偷地向藤野英請求,從山東給弄回來的。
兩隻小貓才幾個月大,毛茸茸的、萌萌的,特別可愛。不光是蓉兒愛不釋手地使勁擼,阿秀和藤野英也喜歡得不行。
終於講完了,蓉兒如蒙大赦,馬上就爬到炕頭抱起貓,稀罕個沒完。
藤野英搖了搖頭,覺察出蓉兒的學習不專心,但也沒多說什麼,只是笑著提醒道:“別光顧著玩兒,把功課落下了。”
蓉兒痛快地答應著,誰知道她聽沒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