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沒有,而是沒有成建制的長矛兵。因為建虜都是騎兵,弓箭、圓盾、彎刀是最普遍使用的武器。
況且,步兵結陣的主要目的就是對抗敵人的騎兵,這是第一位的。與敵人的步兵進行肉搏廝殺,則是次要的。
郭大靖若有所思,在紙上又劃了一個圖示。
藤野正捋著鬍鬚,思索著,看到郭大靖在空心戰陣中加上了拋射器的字樣,不禁露出了微笑。
不必拘泥於西夷的這個陣那個陣,怎麼實用怎麼來。郭大靖認為近代的空心方陣,剋制騎兵效果最佳。
實心方陣一旦遭到破壞,部隊很容易變得混亂不堪,無法完成方陣的重組。
而空心方陣就顯得靈活機動許多,因為空心方陣本身就是仿照特定的數學模型建立的完整作戰單位,具有極其鮮明的人數排布規律。
在中心有指揮官號令的情況下,每圈安排的人員數量都是按照規則排布的,即使方陣受到衝擊,也可以根據原始模型進行快速的能力調整與補給。
一字長蛇陣的方陣前面計程車兵一旦被擊敗,很難再有適當的防禦方案,如果面對配備比較強悍的騎兵立馬會敗下陣來。
而空心方陣的每一圈內都有補給的人員安排,方便在戰鬥時及時補給損失的兵力,保證作戰時方陣不會被打散。
空心方陣的排布大概需要幾百人,只是一支中等部隊的兵力,遠低於其他方陣需要的人數,降低了人員武器配給成本。
成本的降低,意味著空心方陣可以擁有更大的後勤能力補給,這在戰場上至關重要。
畢竟戰爭很多時候就是打補給和消耗,誰能堅持得更久誰就能取得勝利。
“空心方陣的步兵都配備武器,無論哪一面受攻,都具有防禦能力,士兵們能夠互相作為戰友的後方,對於安定軍心,鼓舞士氣,提升戰鬥意志很有幫助。”
郭大靖的思路被開啟了,指點著圖紙侃侃而談,“中間的空心,除了指揮官,還可以佈置些重型武器提供火力支援,我認為拋射武器最佳。”
藤野正連連點頭,說道:“除了重型武器,還可以安排些騎兵作為側應。數個空心方陣也能夠互相配合,發揮出更大的威力。”
“關鍵是步兵陣勢更能適應各種地形地勢,騎兵的侷限性則要大不少。方陣能夠佔據有利地形的話,戰力還會有所提升……”
在研討交流中,郭大靖所提出的空心方陣是越來越完善,兩人已經開始討論組成方陣的具體人數和兵種。
“要在收州金州的作戰中使用空心方陣?”藤野正突然發問,顯示出了些許的擔心。
郭大靖用力搖頭,說道:“當然不是。別說就剩幾個月,空心方陣就是訓練大半年,我也未必有信心。”
藤野正放心了,微笑頜首,拿著紙筆,繼續計算方陣的人數。
如果不出意外,明年開春,冰融雪消的時候,就是郭大靖要發動的時間。他的主要考慮是構築工事,冰天雪地怎麼挖溝掘壕?
同時,收復金州的時間還不能太往後,要在春耕前結束軍事行動。否則,不能種植上土豆、黑麥、玉米等作物,光佔地盤也沒意義。
這樣一來,發動的時間就基本上能夠確定,在三月至四月之間。既能構築土木工事,又留出擊敗建虜、移民耕種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