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的產量也很高,價錢還能便宜些。只要是吃的,郭大靖是越多越好,不挑剔。
但聽林天生的話,郭大靖知道別說是土豆,就是番薯也沒在大明推廣種植。還有玉米,耐旱耐寒。
能夠渡過或是降低大災害影響的農作物,竟然沒有一樣得到朝廷的重視,真是令人唏噓感嘆。
陳有善拿著賬本走過來,後面跟著臉上都笑開花的王老憨,“大人,產量算出來了,共是三千四百二十三斤。”
郭大靖握緊了拳頭,吐出了一口長氣,展顏道:“好,好啊!”說完,他終於不加掩飾,哈哈大笑起來。
眾人的笑聲也響了起來,這真是令人振奮激動的數字。再也沒有什麼比吃飽肚子更重要,比大豐收更令人喜悅的了。
訊息傳得飛快,百姓們只看到產量驚人。在得知準確數字後,同樣是震驚之後的無比高興,臉上洋溢著壓抑不住的笑容。
“每家分三斤土豆,都嚐個鮮兒。”郭大靖的笑聲停了,笑容卻還在臉上,對著陳有善和王老憨吩咐道:“吃法都告訴清楚,土豆皮有毒,堅決不能吃。”
“大人放心。”王老憨搶著躬身領命,大聲道:“告訴他們,煮熟了剝皮吃。”
陳有善湊前一步,低聲提醒道:“大人,要提防訊息走漏,建虜派人來偷。”
偷土豆嘛?!那得偷多少,才能種個一畝兩畝的?一畝兩畝全留作種子,又需要幾年才能大範圍種植?
郭大靖不以為然,但還是痛快地接受建議,說道:“陳叔說得有理,倉庫要派兵看守,老百姓也要他們把緊口風。”
陳有善滿意地點頭,孺子可教也!
在廣鹿島的軍民沉浸在豐收的歡樂和喜悅時,天啟帝已於六天前,即八月十一駕崩,給繼位的朱由檢留下“吾弟當為堯舜”的話。
高高在上的皇帝不知道老百姓只會為了衣食而奔波勞累,憂愁擔心;老百姓也不會為了皇帝的死而傷心流淚。
這是天上地下的兩個階層,離得太遠,隔得太深。
在郭大靖的住處,新蓋起的廳堂中,桌上擺著酒菜,郭大靖正在款待林天生等人,也算是他們明天離島的餞行宴。
辣椒炒土豆絲,糖拌西紅柿,土豆塊燉肉,魚,蝦,貝等,不算太過豐盛,新鮮菜式卻是不少。
“這個叫西紅柿?”林天生又吃了一口,連連點頭稱讚,“爽口,好吃。”
郭大靖笑著說道:“還有辣椒,都留了點籽,給林兄帶上,回家種個菜園,嚐個新鮮。”
“辣椒——”林天生有些吃不慣,儘管郭大靖也沒多放。
林婉兒卻發出歡叫,“好啊,辣椒很夠味,我都吃第二碗飯了。”
這幾天,林婉兒這個大戶小姐可算是玩嗨了。又是騎馬,又是趕海,在島上逛了個遍,頗有些樂不思蜀。
如果不是耐不得北方寒冷,這姑娘就要磨著老哥,在島上長住了。
林天生無奈地苦笑了一下,說道:“郭大人見諒,舍妹實在是家裡嬌慣壞了。”
郭大靖笑著擺了擺手,說道:“率性而為,只要是對的,比虛偽做作強多了。”
林婉兒笑得開心,又衝著老哥皺了皺鼻子。
郭大靖對林天生說道:“林家若有財力,就再添置兩條海船。那種仿西夷的夾板船,日後這邊的物資就全拜託林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