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豐臣秀吉之後的政權,在國際上因為壬辰戰爭的緣故基本處於一個被孤立的狀態。
所以,德川幕府積極尋求與明朝建立直接的貿易關係,力圖進入以明朝為中心的冊封體系,在緩和國際形勢的同時,在國內樹立作為統治者的正統性。
其次,統一後的日本,國內社會趨於穩定,也導致了消費水平的上升。特別是中國商品,深受倭人的喜愛,導致倭國對於明朝商品的需求十分巨大。
當時的日本人還極其地“崇洋”,其對於中國的絲織品十分喜愛。其實日本本國也生產絲織品,但是百姓卻獨獨喜愛做工精細的中國產品。
所以,日本的生絲也需要從中國大量進口。據史料記載,日本每年需要消耗掉巨量的生絲,但是本國的產量僅為一半左右。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倭國豐富的白銀產量,使其在貿易上極有底氣地買買買。
在並不算太長的時間內,日本大名共開發了五十多個金礦和三十多個銀礦,使得日本的白銀產量佔到了當時世界的四分之一。
雖然德川幕府採取了許多措施想與明朝建立貿易關係,但最後還是沒有成功,只能讓中國商人到日本貿易。
比如德川秀忠頒佈的通商法令就規定:一切外國船隻均不得在大名領地通商,只能在長崎和平戶從事貿易活動,但中國船隻不受此規定之限制。
同時,加強了對朱印船貿易的管制,禁止西部大名擁有載重500石以上的大船,朱印狀只發給與將軍關係密切的少數豪商。
所謂的朱印狀,就是蓋有紅色官印的檔案或證件,類似執照,由將軍頒發。上面標明瞭朱印船航行的目的地、從事貿易的人員等。
幕府藉此向海外國家證明攜帶朱印狀的船隻不是海盜船,而是普通貿易船。要求對方國家保其安全、準其貿易、供其便利,且不與非朱印船貿易。
藤野正沉吟著,思索著,雖然對小林和大谷的意圖有所知悉,但一時也不能做出決定。
要知道,他是假著大明軍方的旗號,由林家託人引茬,從葡人手中購買的軍火武器。
當然,對於澳門的葡人來說,賺錢是第一位的。賣火炮火槍也並不太考慮對方的身份背景,儘管對於大明官方會更痛快,還有些優惠。
但藤野正不是很清楚郭大靖的態度,也知道這是揹著朝廷進行的軍火交易。要是給這兩個倭人做引薦,萬一鬧大了,會不會破壞郭大靖的計劃?
“藤野兄不必擔心。”小林浩一會錯了意,從身上取出朱印狀遞過去,說道:“我們是幕府允許的合法海商,在倭國也是有大人物作靠山的。”
藤野正伸手接過,隨意地看了看便還了回去,緩緩說道:“不是在下不相信二位,而是不太確定那位貴人是何態度。不如這樣,等在下回去,請示之後再作決定。”
小林浩一想了想,說道:“藤野兄的為難之處,我們理解。要不這樣,我們約定個地點。壕鏡是葡人地盤,離藤野兄要回的地方也很遠,不是很方便。”
“你們——”藤野正有些驚訝,問道:“能在大明沿海港口停靠?”
“當然不能。”大谷川搖了搖頭,說道:“但我們在大明有代理人,可以透過他來聯絡。”
藤野正覺得不妥,相對於明人,倭人走漏風聲的可能性更小。
輕輕搖頭,藤野正說道:“不行,絕不能讓明人參與此事。”
小林浩一和大谷川互相對視,覺得這裡面似乎隱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