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在上半場的最後也是沒辦法只能自己來撩了兩腳遠射,但也是其中一腳擊中了橫樑,另外一腳打在立柱上也彈了出去。
國足上半場不是沒有破門的良機,但是那個球門的立柱和橫樑也tm確實是阻攔了中國隊的破門。
中場休息時,李至回到更衣室面對上半場遲遲的沒能進球也是感到十分懊惱,因為長途跋涉的緣故,他也能感覺到自己目前的競技狀態不是很好,球員的狀態總有起起落落,從米蘭匆匆趕回國家隊報道的李至現在的競技狀態就屬於是一個低潮期。
下半場雙方易邊而戰,在佩蘭的臨陣指揮下,李至和鄭志等球員不再盲目追求給前鋒輸送炮彈,多半時候而是選擇自己來一腳遠射,畢竟破這種大巴的最好效果就是遠射!
第50分鐘,張琳凡從後場帶球到前場勁射偏出球門。五分鐘後,鄭志李至在邊路倒三角把球傳給中路的隊長鄭志,鄭志在禁區外一記抽射,對面的香港門將葉鴻暉飛身撲救。第61分鐘,李至的遠射被後衛擋出底線。隨即李至開出角球,吳磊在遠門柱射門,足球碰到對方後衛隊員的腿上變線直奔球門,但是對面門將葉鴻暉再次神勇將球撲出。
隨著時間推移,香港的防線一再繼續收縮,他們恨不得11個人都縮在自己的禁區裡防守。第70分鐘,替補上場的前鋒楊序接李至傳中甩頭攻門,葉鴻暉再次救險。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國足是越打越急,而對手卻故意的頻頻倒地(裝受傷)拖延時間。
而面對香港這樣的對手遲遲不能破門同樣也是一種壓力。
在這種急躁情緒下,此後的20分鐘國足竟連威脅球都創造的越來越少。在這種焦躁的心態下就連李至也不能例外,好幾次大好的禁區外射門的機會,沒有過多調整就急著來一腳遠射想要幫助球隊改變比分。但是都無濟於事。
如果說上半場阻擋中國隊進球的是門柱的話,那麼下半場阻止中國隊進球的就是對面表現神勇的門將。
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逼平了中國隊的中國香港隊像奪冠一樣慶祝,而國足卻低頭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已經累得要虛脫的李至和隊長鄭志對視一眼,眼神裡也是滿滿的都是無奈……
……
ps:文中提到過一次中國臺北,我在寫的時候查閱了資料,畢竟在我以前的印象裡媒體都會稱呼中國臺北為中華臺北。而根據2002年出臺,2016年3月修訂的《關於正確使用涉臺宣傳用語的意見》中:
【對不屬於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和民間性的國際經貿、文化、體育組織中的臺灣團組機構,不能再以“臺灣”或“臺北”和“中華臺北”稱之,而應稱其為“中國臺北”、“中國臺灣”。若特殊情況下使用“中華臺北”,需事先請示外交部和國臺辦。】
所以故在文中稱之中國臺北。一箇中國原則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所以“中國臺北”也是官方認可的稱呼……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