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羲知道更多的軍情,立刻道:“遼東戰事一起,必要從關內調兵。可縱觀朝廷部署,可調兵之處少之又少。弄不好,會找到咱們頭上。”
左夢庚比他更加堅定。
“不是咱們,就是宋偉。”
如今還有機動兵力的,就剩下山東了。
上次宋偉冒進,被慕容財打了一個全軍覆沒。可朝廷不容山東有失,同時也是為了制衡左夢庚,又令宋偉重新組建了軍隊。
這一次是足足五千人的車營,火器配比非常高。
到時遼東打起來,朝廷一定會從山東調兵。
“遼東那個爛泥潭,咱們絕對不能去。”
李邦華的說法,代表了大家的意見。
這一次和己巳之變不同。
京畿好歹離山東不遠,而且周圍是明廷統治中心,當時的後營有足夠的轉圜空間。而且不顯山、不露水,並不引人注意。
可這一次要是被派到遼東去,將避無可避,直面後金主力。甭管輸贏,對新軍都是重大損失。
最最重要的是,這一仗不論結果如何,對新軍都沒有任何好處。
沒有人知道,左夢庚其實比他們知道的更多。
在大家都想著如何避免去遼東的時候,左夢庚的目光卻看向了登州城。
隨著大淩河之戰的到來,那件影響深遠的叛亂也就不遠了吧?
這可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要想不去遼東,明面抗旨自然不行。除非有不能前去的必須理由,這才能讓朝廷無話可說。”
黃宗羲靈光一閃,隱隱抓住了苗頭。
“你的意思是……”
左夢庚自信一笑。
“我決意,回去之後,全軍出擊,徹底消滅白蓮教亂賊。”
話鋒一轉,他又古怪地道:“當然了,白蓮教亂賊狡猾機靈,很難一戰而滅。沂蒙山區道路崎嶇坎坷,便是有百萬大軍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告誡全軍,務必戒驕戒躁,穩紮穩打,不要給白蓮教亂賊一點機會。哪怕遷延日久,也要畢其功於一役。”
眾人鬨笑,紛紛稱是,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新軍可沒有閒著,還要剿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