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禾嘉也知道自己出身不正,為了維繫權柄,自然只能一心遵從崇禎的旨意行事。
修築大凌城的決議下達後,他就威逼著祖大壽去做這件事。
祖大壽當然知道修築大凌城十分危險,打從心眼裡就不想去。
沒奈何之前己巳之變中,他已經有了把柄落在朝廷手裡。這個時候再違抗命令,那就等於是公開造反。
他又不想投降後金,只好趕鴨子上架,帶兵前出大凌城。
不過他也對丘禾嘉懷恨在心,與之互相攻訐。
丘禾嘉彈劾祖大壽延誤軍機,祖大壽疏奏丘禾嘉貪贓枉法。
文武不和,這本就是取亂之道。
孫承宗看在眼裡,知道這樣下去要出問題,於是秘密上奏,要求將丘禾嘉調走。
本來朝廷是同意了的,準備讓丘禾嘉去南京任太僕寺卿。
可是旋即取消了這個決定,同時兵部還傳檄過來,催促甚急。
兵部尚書是梁廷棟,這說明,崇禎否決了孫承宗的意見。
從另一件事上可以佐證這件事。
同一時間,崇禎下詔,加孫承宗太子太傅兼食尚書奉,還蔭其子為尚寶司丞,賚蟒服、銀幣、羊酒等。
結果孫承宗不受。
老頭當然看的出來,這是崇禎在和稀泥呢。
軍國大事,危在旦夕,可帝王卻還在耍權謀手段,孫承宗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奈何在大明朝,沒有皇帝支援,他再如何心急如焚也無可奈何。
雖然現在剛臨近五月,許多事情還沒有發生,祖大壽更沒有動身去修築大凌城。
但透過情報,左夢庚已經察覺到了危機。
“君臣昏聵至斯,視軍國大事於兒戲也。可憐孫閣老,要揹負千古罵名了。”
李邦華看過情報,怒不可遏,更對老戰友的遭遇十分同情。
劉宗周不懂軍事,問道:“中恆,一旦大凌城修築,遼東便會有戰事嗎?”
左夢庚直言相告。
“不但會有戰事,還將大打特打。黃臺吉絕對不會坐視大凌城修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