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固始汗死於巴圖爾琿臺吉之手,更令他有報仇的大義。
鄂齊爾圖汗親自下令,讓額爾德尼渾率領三萬大軍即刻西進,加入到戰場當中。
對於這個局面,伊拉古克三班怒火中燒。
“絕不能讓額爾德尼渾成功,否則的話,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伊拉古克三班要搶班奪權,額爾德尼渾也不是善良之輩。
現在有鄂齊爾圖汗壓著,兄弟倆還能維持表面的平靜。一旦他死去,繼承汗位的額爾德尼渾肯定會痛下殺手。
在西域這種虎狼之地,善良的人是沒有生存空間的。
為了活命,為了權力,那就要無所不用其極。
伊拉古克三班偷偷派人前往艾比湖,要將和碩特部的進軍計劃告知給巴圖爾琿臺吉。
至於和碩特部因此而輸掉,會不會徹底覆滅,他根本就顧不上了。
艾比湖畔,巴圖爾琿臺吉也在惱火之中。
本來和梁越說好了的,兩面夾擊葉爾羌汗國,一舉奠定西域局勢。
結果梁越夾擊是夾擊了,可是兜的圈子卻有點大。雖然一旦成功收益將無比豐厚,但巴圖爾琿臺吉十分懷疑,準噶爾部究竟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了。
他也沒有想到阿布杜拉這麼難纏,充分利用伊犁河谷的地形愣是擋住了他數次進攻。
俄國人提供給他的火炮和火槍在優勢地形面前根本佔不到便宜,狂熱的伊教徒打起仗來也悍不畏死。
和碩特部從背後攻來的訊息他早已知道,雖然也派了兵馬抵禦,但他十分清楚,一旦分兵二用,恐怕將一敗塗地。
在西域這個地方,準噶爾部雖然實力最強,但也沒有到力壓群雄的程度。
最起碼葉爾羌汗國與和碩特部聯合起來,準噶爾部就難以招架。
破局點在哪裡呢?
“葉爾羌已經不可能速勝,但我們的地盤卻不容有失。父汗,以兒臣之見,我們理應速速回師。”
卓特巴巴圖爾老成持重,不慮勝、先慮敗。
他的心思也不難猜測。
在車臣死後,他就是巴圖爾琿臺吉的長子,名正言順的未來準噶爾部繼承人。
他當然不願意看到老家被和碩特部偷襲,想要先穩住基本盤。
而且相比起難以攻打的伊犁河谷,回過頭來與和碩特部在大平原上鏖戰,準噶爾部的優勢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