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樂附近的艾比湖畔,準噶爾部和葉爾羌汗國在此對峙已久。
而在準噶爾部的背後,和碩特部的大軍就駐紮在阿拉山口,虎視眈眈。
伊犁河谷這一帶,是西域難得的水草豐沛之地,因此雙方都對這裡格外看重,不容有失。
“葉爾羌人傳來訊息,打算在三天後發動進攻。如果我們一起出兵的話,獲勝的希望很大。”
鄂齊爾圖汗的兒子額爾德尼渾負責和葉爾羌汗國聯絡,帶來了振奮人心的訊息。
戰爭打的太久了,遲遲未分出勝負,這讓鄂齊爾圖汗十分擔憂。
西域這個地方,部族林立,人心詭譎,脫離老巢太久,他生怕出現什麼變故。
莫要還沒消滅準噶爾部,自家的基業先遭了重。
“葉爾羌人不值得信賴,那些異教徒很可能在利用我們。”
鄂齊爾圖汗的另一個兒子伊拉古克三班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說的話自然有一定道理。
無論如何,和碩特與準噶爾都是蒙古人,同時都信仰著佛教。
而葉爾羌的異教徒,自然顯得格格不入。
這些年來伊教對西域的滲透人人都看在眼中,懷有憂慮的大有人在。
不過伊拉古克三班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鄂齊爾圖汗之後,誰能繼承汗位,他的三個兒子之間斗的也非常激烈。
目前看來,額爾德尼渾的希望最大。
他是長子,而且深得鄂齊爾圖汗的信重,能力也十分不錯。
但噶勒達瑪和伊拉古克三班也同樣出眾。
尤其是噶勒達瑪更有戰神之稱,是維繫和碩特部安危的擎天柱石。
不過噶勒達瑪的權欲之心不重,更喜歡領兵作戰,如今在和準噶爾部對峙的前線。
伊拉古克三班卻按捺不住野心,事事和額爾德尼渾都要爭個高下。
但很顯然,他的野心一開始就遭遇了打擊。
鄂齊爾圖汗相比起他來,更加看重額爾德尼渾。
“目前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準噶爾部,等消滅了巴圖爾琿臺吉之後,再與葉爾羌人一爭高下好了。”
顯然,鄂齊爾圖汗也是野心勃勃之人。